55.第55章 分裂(2 / 3)

秦唐之好 晏央 2391 字 1个月前

关系匪浅,黄歇可与屈、景、昭三家不怎么对付。现在这三家都还在传楚王悍是黄歇私生子的流言呢。若公子负刍上位做了楚王,他是会偏向三大氏族,还是会偏向黄歇?黄歇不想去赌。

自进来起就没怎么说过话的刘禄,这时忽而出声道:“既然公子犹与公子负刍都不合适,春申君何不考虑刚刚归国的公子启?”

“论才干,公子启在秦国靠着自己的本事得了爵位,自然比公子犹与公子负刍强出太多。春申君若与他共事,不必担心他会拖您的后腿。公子启是聪明人,您对他有恩,他自会念您的好。”

“论势力,如今公子犹与公子负刍身后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唯独公子启刚刚自秦归楚,势单力孤,若是春申君在这时站出来支持公子启,正是雪中送炭。”

“论名正言顺——先王生前,待公子犹与公子负刍态度平平。唯有公子启,十分得先王看重。先王得知公子启赶不上见自己最后一面,甚至还特意留了一封书信,让春申君代为转交给公子启。这不正说明,除了楚王悍之外,唯有公子启最有资格继位为王吗?”

在听到这番话后,黄歇倏然一惊。

他自然明白楚考烈王留给芈启的那封遗书是怎么回事儿,可其他人不知道啊。

若要硬说芈启上位比另外两位公子更名正言顺,似乎也说得通,可黄歇到底还是有些犹豫。

“公子启到底是秦国的昌平君……”若站在楚国的角度考虑,最不该被立为楚王的,便是芈启。若楚考烈王有意立芈启为储,当初便也不会有芈悍什么事了。

刘禄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若是不立公子启,而是让另外两位公子上位,只怕春申君性命不保啊。春申君当真要为了楚国而舍生取义吗?便是您不在乎自己的性命,难道您也不在乎家人的性命了吗?”

刘禄的一番话,堵得黄歇无话可说。

他年轻之时,热血上涌,当真可以做到重名义,轻生死。

那时的他多么勇敢无畏啊,见到何等不平之事,都敢上去仗义执言。

如今,他垂垂老矣,拥有的越多,反倒越是畏缩,享尽了人间富贵,便愈发珍惜自己的这条性命。

况且,一切正如刘禄所言,即使黄歇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为自己的家人考虑。他执掌楚国大权多年,风光无限的同时,亦树敌无数。若黄歇倒了,他的家人必要遭到政敌的报复。

在犹豫了片刻之后,黄歇终究在楚国的利益与他自身的利益之间选择了后者。

黄歇已然料到了秦国会借由公子启之手瓜分楚国的未来,这必然不是楚考烈王愿意看到的情形。可终究,还是活着的人更重要,不是吗?

黄歇并不是傻子,他已料到,眼前这名唤刘禄的士子,怕是为芈启或者秦国之人来游说他的。

不过,在他决定与芈启合作的当下,刘禄是谁的人,已经不重要了。终归日后,他们的利益是一样的。

黄歇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对刘禄道:“先生应该有办法联系上纲成君与公子启吧?请安排我与纲成君和公子启见上一面。”

他自己当然也能联系上蔡泽和芈启,但他既然这么说,显然就是想利用非官方渠道,私底下与蔡泽和芈启商谈一番了。

刘禄点了点头:“我这就去为春申君安排。”

那日,黄歇、蔡泽与芈启进行了一场会面,谁也不知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

唯有他们的心腹能看得出来,他们在离开的时候,面上的表情都颇为满意。

楚王悍过世的第二天,楚国朝廷上下便因楚王的继位人选,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楚考烈王留给楚王悍的班底说,楚王悍才是最正统的继承人。如今楚王悍既没了,自然该由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继位为王。这些人已在楚王悍身上倾注了不少资源,唯有接着支持公子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利益。

屈、景、昭三家的人则跳出来说,李太后与春申君关系暧昧,楚王悍与公子犹血统存疑,应当立公子负刍为新任楚王。

听到这话的春申君当即便凉凉地开口道:“这话你们骗骗自己就行了,连先王都不曾怀疑过楚王悍与公子犹的血统,你们难道比先王更清楚他的房中事吗?”

“这么说,春申君是打算支持公子犹?”有人问。

“不,我支持公子启。”春申君的一席话在楚国朝臣们之中激起了千层浪。

有人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着春申君:“你疯了,居然去支持一个秦人!你若让他上位,日后,这楚国究竟是楚人的楚国,还是秦人的楚国?!”

“公子启不是秦人,他身上流有先王的血脉,是我楚国尊贵的公子。”

“可先王根本不曾承认过他这个儿子!”

“无论先王承认与否,公子启都是他的儿子,这一点毋庸置疑。况且,人的想法都是会变的。如今随着诸位公子年岁渐长,才干尽显,先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