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虽败犹荣(2 / 2)

的宣言。”

“其后,卫后的后人更是发出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宣言,将大汉带上了另一个巅峰,让汉人有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底气。故此,卫子夫在我这里是属于第一类。”

“相较于汉武帝专属卡池这个戏称,我更愿意称卫子夫为封建王朝最佳女性HR,即人力资源管理。”

“好一个‘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好一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刘邦拍了拍大腿,乐得恨不得现在就喝上两杯。

内敛如汉文帝刘恒对后人的这份霸道宣言,亦喜不自禁。

莫说汉室这些君王,便是摄政的吕太后对于这样的大汉,也不免生出了向往。冒顿单于的羞辱,吕太后可不是真的那么无所谓。可向往之余又不免苦涩,这么能干的后人怎么就不是自己的子嗣后人呢?

刚知晓刘恒是未来的皇帝后,吕太后有想过先下手为强。虽然吕家并非亡于刘恒,但这样一个藩王存在对于她而言是莫大危险。然即便除掉刘恒又如何?自己的后人能守住大汉这份基业吗?

若天下人不知便罢了,可天幕天下皆知,她有怎么能让吕家和自己的儿孙成为汉室的罪人?虽有些不甘,但吕太后知道自己应该考虑一下其他事情了。

“再说太子这边,太子出逃后,御史大夫暴胜之因阻止刘屈氂斩杀放太子出城的田仁,被武帝诘责后惶恐自杀。收了太子符节却拒绝相助的任安因有坐山观虎斗之嫌和田仁一起被处以腰斩之刑。”

“有人觉得任安死的无辜,帮太子死,不帮太子怎么死。然在我看来任安其实是蠢死的,这种情况下想要置身之外根本没有可能性。要么跟太子起兵,搏一搏,要么就去找武帝表忠心,和刘屈氂一起做个奸臣。”

“任安又没有上帝视角,当时没有接到圣旨的人都不知道甘泉宫发生了什么事。如果皇帝真的出事了,跟着太子,妥妥从龙之功。皇帝虽然没死,但要是得到北军的拥护,没准太子还有几分希望,虽然希望是小一点,总归是有希望嘛。”

“至于选择和刘屈氂一样做个奸佞,虽然最后会死,但是恭喜了,还能苟延残喘数月。相较于任安,暴胜之和田仁在我看来挺冤的,他们就是正常人思维,不愿见父杀子的惨剧,而非想要帮助太子。”

“在正常人的思维中,两人并没有错。毕竟,哪怕是天子真的要杀儿子,也不该由他们做臣子的动手。奈何遇到了发瘟的武帝,碰上了必死之局。武帝是以他们放太子出城的理由处刑,但要是田仁没有放太子出城,而是极力阻止太子出城,导致太子身亡呢?从后续发展看,田仁估计一样要死。”

汉武朝的文臣武将:???可怕的未来!

虽然他们不是天幕说的暴胜之和田仁,这两人大概率都还没出生,或还是幼儿,但谁能肯定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孙将来不会落得一样的境遇。

“在这场乱局之中,马通因捕杀反将如侯封重合侯,长安男子景通抓获太子少傅石德封德侯,商丘成力战张光封为秺侯。太子门客,曾出入宫门的一律处死,追随太子发兵之人全部按谋反罪灭族。”

“这一连串处置并没有安定人心,臣民皆是惶惶不安。在这种恐怖高压下,人人畏惧很寻常,然在古代上位者大多不会考虑下层人的心理问题。别说武帝只是杀人了,乱世之中许多贼首甚至会用屠城、吃人肉等方式来震慑部下和百姓。”

“他们不会明白,人被恐吓下的战战兢兢中蕴含的是什么样的力量。一味以酷烈来镇压反抗之心,只会像火山下的岩浆,压得越紧,一旦喷涌,也会越激烈。得人心者得天下从来不是空话。”

“就在文武大臣惶惶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时。有名为令狐茂的贤者不惧生死,向汉武帝上了《讼太子冤书》。”,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