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大国雅量(2 / 3)

赵宋的皇帝竟然都不如我哎!”

诸葛亮欲言又止:陛下哎,比烂这种事没有必要啊!

“现实却是宋的统治者自己奴颜婢膝,也要百姓与他们一般跪下为奴。而某些读书人自以为多读了两本书,就高人一等,自己没有北伐的骨气,还要在后方勾心斗角迫害先前的将士,将鄙视武将当做政治正确。”

“愚不可及,愚不可及,实在是愚不可及!”

那些看不起武将的文官有的开始感觉到了羞愧,有的依旧固执己见,但百姓的目光会教导他们什么是羞愧。若他们依旧坚持着过去的想法,很快就会发现百姓尤其是那些从沦陷区逃难而来的百姓看他们的眼神犹如他们看武将的眼神。

“读书是为了明智,而非读书就是高人一等。宋代读书人或者说古代部分读书人都有个臭毛病,多读两本书就以为自己是上等人了。地里刨食的农民他们看不起,为生活奔波的商人他们看不起,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他们看不起。”

“可凭什么?不过是古代生产力落后,吃到了知识垄断的红利。放眼现代社会义务教育普及,信息大爆炸,大学生遍地走,读书犹如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读书识字并没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什么是了不起?读书读到能利于国利于社会的人是了不起;不惧艰苦不惧牺牲,站在保家卫国一线的军人是了不起;那些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为这个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是了不起。”

“了不起从来不是因为身份,而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你为你的家人做过什么,你为国家做过什么,你为社会做过什么?你——为自己做过什么?还记得曾经的梦想吗?还记得曾经的抱负吗?有闲心看不起这看不起那,怨天怨地,还不如琢磨着提升自己。”

正在地里干活的百姓,为了生活奔走的小商旅,守卫边疆,征战沙场的将士不约而同站直了身体。天幕说他们不低人一等,天幕说那些读书识字的士人并不比他们高贵!

这些普通而平凡,却是国家真正基石的人开始觉醒了。他们的心中生出了一股神奇的觉悟——他们并非生来低人一等,他们不用在那些所谓的贵人面前低头屈膝,他们生得堂堂正正,活得堂堂正正,所谓卑贱不过是那些当官的为了剥削他们生套在他们身上的标签。

尤其是大宋前线厮杀的将士:凭什么那些文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现在是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保护大宋。这些文官却无视他们的牺牲,三言两语就将他们夺回的大好局面奉送给敌人,与卖国贼何异?

“仅仅是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吗,没什么可骄傲。但我们会特别尊重那些或许学历不算高,却为国守边关的将士。一个国家不知道尊重抛头颅洒热血保护他们的将军和士兵,还要轻视、贬低他们何其无耻!”

古代的读书人有人陷入了沉思,开始正视甚至生出去了解底层百姓的念头。亦有人不以为然,依旧觉得读书人比其他人高贵,觉得主播离经叛道。

“说到文臣,我突然想到了某部影视中的的大国雅量辛大人。辛大人是鸿胪寺卿,主外宾之事,类似于现代外交官的官职。辛大人初出场是与男主角负责与敌国和谈,见到皇帝看重的男主角非常谄媚,宛如一个圆滑小人。”

“和谈前,官场新人的男主角问他,谈判怎么谈,辛大人说我们要展现大国雅量。我当时差点以为这是个翻版司马光,大国雅量送土地给敌国。没想到到了和谈时,这位大国雅量的大人一人舌战群雄,把敌国的整个使团都喷的抬不起头。”

少年司马光到底还有些热血,听了天幕之色尚且有反思,逐渐开始转变观念。然年老的司马光却没有那么容易转变观念,但可喜的是因为天幕,司马光已经被打发去修书了。

“对方说啊你们攻占我们的土地要归还,辛大人说我们凭本事打下来的凭啥还。不仅不还,你还得赔偿我国将士伤亡损失。”

“事后男主问他,辛大人我们不是大国雅量吗?辛大人的回答是什么?这就是大国雅量,战场上是将士们拼杀的地方,谈判桌上就是文官拼杀的地方,但凡让出一分利益就是对不起前线战死的将士。”

“我喜欢这个辛大人!”守卫边关的士兵道。

“我也喜欢这个辛大人!”如果朝中的官员都能如主播口中的辛大人那样知晓他们的艰辛,尊重他们的付出,该有多好。

“若将士们已经打出了优势,负责和谈的文官却不知道把握良机,还要主动将本国利益送出去,与资敌叛国何异?因为这番话,辛大人圈粉无数。可惜这位辛大人只出现在影视创作中,大宋并没有这样的文臣,更多是如司马光这等资敌的蠢物。”

“不知边塞百姓的苦难,慷他人之慨,轻易就牺牲本国百姓和将士,着实可恨。如这等人就该贬谪去边塞,且看他们三寸不烂之舌能不能教化敌人。”

将相和,文臣武将和和美美共建天下不好吗?为什么要彼此轻视,将精力都放在内斗上呢!

边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