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人命千金(2 / 2)

侯张骞这会儿正带着自己的使团在草原上四处躲避匈奴骑兵,虽然知道自己未来可以活着回去,但对于此时的张骞而言这段路程依旧充满了艰难险阻,且不敢有片刻放松。

即便知道自己可以活着回去,张骞也不敢有丝毫放松,毕竟他能活着回去和所有人活着回去是不一样的。

不过相较于原本的张骞,现在的他已提前得到了许多有用信息。比如地图,天幕地图虽然只得到了一个轮廓,但这个轮廓却足以为他们这一行提供太多帮助了。凭借着已知的山脉走向推算水源、草场可以有利于避开匈奴大部落。

然后就是天幕泄露的信息,张骞提前知道了西域许多作物对大汉的重要性,可以尽量多带一些大汉没有的种子回去,而不必等到二次出使。当然这也需要他带更多人活着回去,毕竟,他一个人能带回去的东西也有限。

“使君,我们这次是不是就能将主播说的胡萝卜带回大汉?”随行的护卫道。

原以为只有在大汉才能看到天幕,没想到到了匈奴人占领之地,他们已经可以看到天幕。张骞一开始还担心天幕人人可见,但很快又发现同为匈奴人,向导堂邑父可以看到天幕,但途中遇到的零星牧民却不能。

张骞因此确认天幕只有大汉才有,且可以跟随大汉子民而行。堂邑父虽然是匈奴人,但他是汉人的向导便也被归入汉民。毕竟,主播可是歌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未来人。

张骞想若未来那大汉双璧真的击穿了匈奴,若有匈奴降人归附大汉或许也能够与堂邑父一样看到天幕。若是如此或许降汉的匈奴人见识了天幕的奇异或许会更甘心成为汉民。

出使前,少年皇帝在宣室接见了张骞,张骞在皇帝身边看到了少年卫青。许是童年孤苦,加上年龄小,卫青看起来实在是小小的一团,真难以想象,那是未来能打得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

不过,张骞还是愿意相信天幕所言。不是因为天幕夸赞了他未来的成就,而是天幕说出了他的志向。天幕不止说出了他的志向,还给他指出了更明确的目标。

这次张骞不仅想要带更多良种,以及更多人的活着回去,还想在卫青出击匈奴前带着更多西域的消息回去。他想要补足天幕给出的轮廓地图的细节,不用望眼欲穿的等着奶娃娃冠军侯长大,就能让汉军扩大战果。

张骞会自荐来做这凶险万分的汉使,自然也有着他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雄心壮志。

“我们一定会把胡萝卜带回去,皇帝陛下已经让人举荐懂得农事的农人入上林苑。只待我们带着良种回去,就可以在上林苑育种。”

不同于历史上出使的政/治目的,因着天幕,皇帝有了独自干翻匈奴的信心。张骞出使西域的目标也从寻找大汉的盟友变成了搜集匈奴及西域信息为之后的大战做准备和引进大汉没有的良种。

“脚气病与夜盲一样也是缺乏维生素,不过是维生素B1。不过古代脚气病还有一个病因是服用丹药,因为古代贵族爱嗑丹药,饮食过于精细,所以脚气病更偏爱有钱人。作息健康,饮食多样化是身体健康和长寿的后天要素。”

“一说就偏题,说孙思邈呢!相较于医术,孙思邈在医德方面也非常注重。现代对医生的医德有一条是‘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这一理念最早就是出自孙思邈的《千金方》‘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药王终身不仕,隐于民间,致力于治病救人,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撰写医术。他认为人命至贵,为医书取名《千金方》。”

“现代在医德上很多要求都与药王在《千金方》所写一样,或者说本就根据《千金方》制定现代医德规范。不同于古代只有少数如药王这样的圣人才会觉得百姓之命也可以贵逾千金,现代是整个社会都倡导人命贵于天。”

“救护车是救护危重病人,消防车是救火,救火如救人。警车是抓捕犯罪分子,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救人。这就是现代道路上的优先原则——不是身份地位,而是人命为贵。这就是为什么不用给领导让道,但必须给救护车、消防车等特殊车辆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