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个大明江山!(3 / 8)

出征,需要设总兵了,朕打算让项忠做背嵬军总兵!”

谁也没想到,皇帝会给文臣权力。

但胡濙却看得清楚,皇帝不用老将,是提拔新贵,用新人替代老人。

至于提拔文臣,你就别想多了,等着项忠立下战功,就是封爵之时。

还有一点,就是用方瑛、项忠,制衡于谦。

再往深了想,何尝不是在拆分方瑛和李震呢?

皇帝的心思,深着呢。

“陛下圣明!”群臣叩拜。

“张固的团营,现在只有一万人,直接招满,朕赐下军号,解烦,以后便自称解烦军!”

朱祁钰写下两个大字,赐给张固。

总要给朝臣些甜头。

但是,这解烦军是东吴的军队,在历史上名声很小,可见皇帝对它的期待之低。

“微臣谢陛下天恩!”张固跪在地上,兵权变大,总是好事嘛。

但胡濙、张凤等人却丝毫不开心。

“解烦军征满后,入驻京营营盘。”朱祁钰又一脚,把解烦军踢走了。

张固脸上的喜悦凝固:“微臣遵旨!”

朱祁钰直接传旨,让白眊、背嵬两军,整肃军中,三日后开拔入山东。

“诸卿,这是耿裕编纂的蝗灾书,你们看看如何?”朱祁钰让太监发书给他们。

刚刚入朝的年富,担任吏部右侍郎。

登时笑了起来:“耿主事颇有趣味,竟用这种方式画出来的,倒是一针见血。”

“就是缺了些文采。”俞山笑道。

“这是陛下的方法,可令不识字的农户看得明白,这蝗灾书,本就是警示百姓的,百姓看得懂便好。”耿九畴高声道。

朝堂上顿时一片山呼万岁。

俞山就尴尬了,他说没文采,岂不是在骂皇帝没学问?

“耿九畴说的没错,这书就是让百姓看的,百姓看得懂便好。”

朱祁钰懒得理他,笑道:“朕已经让经厂刊刻了,先印个一万册,发到民间去,所有干旱地区,争取一甲一册。”

“陛下圣明!”朝堂又是一片山呼海啸。

“都是耿裕的功劳,耿裕编纂此书有功,升迁郎中,调任礼部,负责编纂教化万民的书册。”

说到这里,朱祁钰停顿:“诸卿,朕打算编纂几本书,给天下孩子开蒙用。”

“朕知道,天下孩子数量庞大,令其全都读书,几乎不可能。”

“但朕想着,总该会写自己的名字,认几个简单的字,会一些简单的数算,不至于活得像牲口一样!”

“所以呀,朕打算将三字经、千字文,编成小人书,发布天下,让孩子们认几个字。”

朝臣都是饱学之士,对教化万民有着天然责任,全都跪在地上:“陛下教化万民之心,天地共鉴!”

“谈不上教化万民,不过几本小人书罢了。”

“当然了,不可能朝堂出钱刊印,每家送一本,奈何中枢没这么多钱,负担不起。”

“只能每甲一本,轮流传阅。”

“家中富庶的,也可以自己购买。”

“一来,用赚来的银子平账;二来,白送的东西,人们都不会珍惜。”

朱祁钰看向白圭:“礼部,以后天下书籍,归礼部管!”

“朝堂。民间刊刻的书籍、邸报,全都归礼部管。”

“之前朕就说过,打算办报,让百姓知道朝堂之事,奈何之前过于忙碌,腾不出功夫来。”

“这回全都交给礼部,多多办报,让天下百姓,知道中枢大事。”

“书籍、报纸都是可以赚钱的,礼部要用好这次机会。”

朱祁钰这是给礼部权力。

礼部、刑部、工部,在朝堂中地位最低。

之前提升了刑部权力,如今又提高礼部权限。

工部如今在京畿忙碌,地位越来越高。

“微臣谢陛下天恩!”白圭跪在地上。

“礼部该如何做,写本奏疏,呈上来,朕亲自看。”朱祁钰点点头。

又说了些旱情。

勒令中枢时刻关注旱情。

下了朝。

御辇前往永寿宫。

常德被安置其他宫中暂住,永寿宫封宫。

“都在外面候着。”

朱祁钰走进永寿宫。

孙太后一身红衣,花枝招展,红色的嘴唇仿佛如血一般。

“请问皇太后安!”朱祁钰行礼。

孙太后视而不见。

朱祁钰直起腰来,走到椅子上,坐下:“皇太后想改封漠北王为浙王?”

“哼,哀家这宫里,可有秘密可言?”孙太后怨恨地看着朱祁钰。

“朕与你,终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