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正淳吾儿,是为父害了你啊...(1 / 2)

第1026章正淳吾儿,是为父害了你啊...

第1026章正淳吾儿,是为父害了你啊...

未时三刻,安仁坊,王珪府邸。

王府祠堂内,气氛凝重,王振、王爽(王太常)两兄弟,跪在祠堂中央,他们面如土色,眼神中带着恐惧和悔意。

从宫里赶回来的侍中王珪,此时正面色铁青地站在兄弟二人面前。

经过几个时辰的调查取证,已经证实了今早从平康坊那些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四子王振与八子王爽确实与自家两个儿媳有染。

王珪深吸一口气,努力按捺住胸中的怒火。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一字千斤重,压得地上两人喘不过气来。

“身为王家子孙,你们竟不顾礼法,于大庭广众之下斗殴生事,更传出与兄嫂、弟媳有染这样的丑事,这是对家族的侮辱,更是对王氏门风的玷污!”

“王振、王爽,你二人行此悖逆伦常之举,可曾念及祖宗颜面?可曾顾及家族千年清誉?”

王振与王爽闻言,身躯一震,额头几乎要贴到冰凉的地砖上,哽咽道:

“父亲大人明鉴,我等知错,愿受家法处置。”

“哼。”

王珪冷哼一声。

“这会儿知道认错了?晚了?我王氏一族,世代忠良,以礼法传家,岂能容忍此等秽行!”

祠堂外,秋风瑟瑟,似乎也带着几分寒意,穿透门窗缝隙,与室内的沉重气氛交织在一起。

王珪转身,背对着两兄弟,凝视着先祖的牌位,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此事处理不当,恐将累及整个家族。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王珪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祠堂内。

“王振,你身为兄长,本当以身作则,却先犯家规,现罚你回太原祖宅,闭门思过,三年内不得返回长安;”

“王爽,你作为弟弟,以下犯上,殴打兄长,罚你两年不得参与任何宴会聚会,每日至祠堂诵读《礼记》,以示惩戒。”

言毕,王珪来回踱了两步,缓缓道:

“至于府中妇人,按照礼法规矩处置,以儆效尤...”

两兄弟闻言潸然泪下,泣不成声,连连磕头求放过....

王珪对此置若罔闻,只是吩咐了下人看好他们,便径直出了祠堂。

两刻钟后,王珪书房。

一道低沉的嗓音,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阿郎。”

坐在椅子上假寐的王珪,缓缓睁开双眼,神情冷漠地扫了一眼屋内人影,淡淡道:

“你安排人去调查一下整件事的原委,重点查一下秦府与这件事有没有关联。”

“另外,将四郎、八郎院子里的下人,全都关起来,秘密审问,所有知道这些丑事之人,一个不留。”

“喏。”

.......

与此同时,太平坊,卢府。

范阳卢氏府邸内,书房静谧而庄重,卢鸿与博陵崔氏的崔秀相对而坐,两人面容严峻,眉头紧锁。

“国辅兄...”

“承庆兄...”

两人沉默许久,同时开口。

崔秀抬了抬手,轻叹道:

“承庆兄,先说吧。”

卢鸿点了点头,神情凝重地问道:

“国辅兄,我问你一件事,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据为兄所知,向阳贤侄自幼习武,身强体健,当年他到底是患了什么病,为何短短时间便不治而亡了?”

崔秀闻言表情复杂,眼里血色遍布。

他今日来此,同样也是为了寻求一个答案。

崔秀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卢鸿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若是老夫没记错,当年正淳贤侄的身子骨也不差,却不知正淳贤侄当年又是患了什么病?”

卢鸿看着好友愤恨的表情,已经有了些许猜测,但是考虑到爱子的名声,以及家族的荣誉,卢鸿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换了一套说辞。

他面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与不甘,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坚定。

“正淳他,是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急症,数日内便撒手人寰。我卢家上下悲痛之余,也曾多方求医问药,但皆无力回天。”

“那时,我也曾私下怀疑,是否有人在暗中作梗,可苦无证据,只能作罢。”

崔秀闻言,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沙哑。

“向阳的病,与你家正淳不同。他其实早有病症,只是那孩子担心会被我责骂,故而一直在暗中治疗,也正因此,才耽误了病情。”

崔秀越说声音越是发颤,脸色也愈发悲苦。

“待到最后病症越来越重,那孩子实在瞒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