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聚散(V)(1 / 2)

将府有贼 陶漪 1046 字 8天前

窗外明晃晃的阳光把屋子照的通亮。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田琚罗收起舆图。

他看不上那帮只会耍嘴皮子的文臣,但不得不说,庞凡林借徐束之名冒写的信札,这回确实起了大用。

众人都以为赤林军的全部人马如今在熙州,而实际上,郢川界内仍有十万赤林军驻守。

沈良玉想要取道逸城,趁郢川空虚釜底抽薪,殊不知那是自投罗网,死路一条。

田琚罗走到窗旁,遥遥望向奎州的方向。

到时不止玉麟军会被尽数剿灭,就连逸城,亦会血流成河,最终落入赤林军之手。

……

身后,隗河宽广。

已然退无可退。

玉麟军训练有素,将士们自然不会质疑沈良玉的命令。但眼见着大队人马渐渐逼近,若说大伙儿心里不慌,那肯定是假的。

沈良玉往身后看一眼。

他所率领的这队人马大多是步兵,辅以百十辆战车,骑兵只有约两千人。若是与对方硬碰硬厮杀起来,无论再怎么筹谋,也没有半分胜算。

“所有战车沿隗河铺开!”沈良玉抽出承影刀。

明晃晃的刀身似是一面令旗,百十辆战车很快便在岸边铺开列阵。一排绵长的青铜甲,把河岸围了个结结实实,将士们掩身于战车后,静待沈良玉的命令。

只是谁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阵——

沿着渭河排成个弧形,既不能攻,又不像守。

赤林军见状,亦是摸不着头脑。

他们多多少少听过沈良玉在岷川大

破宿卫营,接连拿下几座城池的传闻。眼下猜不透玉麟军的用意,自然不敢贸然进攻。

沈良玉向疾风交代几句。

疾风点头领命。

“放箭!”

不待话音落下,密密麻麻的箭矢便像雨点一般,迅疾扑向赤林军铁骑。

隗河沿岸地势平坦,遇着箭矢,骑兵躲无可躲。反观玉麟军的战车,三面都有青铜甲保护。骑兵拿战车上的弓弩手没办法,只有挨打的份儿。

这道理浅显,双方将士心里都明白。

骑兵队伍起了一阵骚乱,连原本齐整的方阵都微微变了形。领兵的主将高声喝令了好几回,骚乱才慢慢平息。

距离太远,疾风听不清那主将都喊了些什么。但他心里有数,对方一定是发现了方才射过去的箭有问题。

——全都是轻弓软箭。

这种箭对于步兵颇为有效,但对于全身甲胄的重骑兵,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

对方似乎打消了所有疑虑。

疾风眼见着对面的方阵逐渐变得狭长——由正面进攻改为三面围拢。

分明是想将玉麟军尽数剿杀在隗河边上。

疾风的喉咙干的厉害,手心都攥出了汗。他忍不住扭头看向身旁。

沈良玉面色平静,脊背同往常一样立的笔直,看不出心中有任何波澜。

战车后的将士们静悄悄的,众人都在等待沈良玉下令。

赤林军的铁骑愈来愈近,马蹄卷起的烟尘滚滚,似乎都要扑到脸上了。

“换弓箭!”

声音端的是沉稳,但听在

玉麟军将士们的耳中,却不啻于一道惊雷。

早就准备好了,只等着这一句!

扑棱棱一阵弦响,白羽箭挂着风声,呼啸着扑向赤林军铁骑。

箭矢所到之处,绽开一道道血光,利箭穿肉钻骨,直把人和身上的甲胄牢牢钉成了一串。

全都是强弓劲弩,且距离足够短,白羽箭的杀伤力近乎被发挥到了极致。

眼见着身旁人一个接一个地滚落马下,赤林军顿时陷入慌乱。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之前轻飘飘的软箭,转眼工夫就变成了破甲穿铁的硬弓!

最急的当属军中主将。

士兵们不明所以,像是没头苍蝇般惊慌失措,但主将统领全局,他自然把眼下的形势看得明明白白。

对方先以轻弓软箭示弱,待骑兵放下戒备,奔至近前时再突然换上强弓劲弩。

最糟糕的还不止如此。

赤林军先前已然按照命令将方阵拉开,眼下,预想中的三面围剿,生生变成了三面挨打。

按着常理,骑兵想要破局,必须绕到对方的战车后面——战车三面围甲,惟有车后没有防备。

偏偏对方身后是隗河!

箭如雨发。

玉麟军的将士们渐渐燃起了求胜的希望。

先前大伙儿对这“怪阵”还心有疑虑,如今可都瞧明白了。背靠着隗河天险,就有以少胜多打退对方铁骑的机会!

“取鸿鸣弓来。”见着时候差不多了,沈良玉对疾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