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村子的百姓(2 / 2)

肚子。

“我不是来征粮的,老人家您分到了几亩地?”赵志国问。

“三亩地,地是按照人口来分的,我们家只有两个人。”

“村子里还有空闲的土地吗?”赵志国问民兵班长。

“都已经承包出去了,承包出去的土地五成自己留下,四成作为军粮,一成留给村子里,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避免村民不够用的。”

大村子里还好,人口多,土地也多,而且要是有百姓流动,也都是往大村子里挤,就像后世人口往大城市里跑一样。

像这样的小村子,人口少,土地分不完,只能采用民兵班长说的办法。

以集体的力量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避免让村子里这些没有多少干活能力的老人和孩子也能够有一份口粮。

“这方面你们干的不错,”赵志国说,“老人家,如果他有干的不好的地方,你也尽管说,到时候我找他的麻烦。”

“不不不,这代年轻人里,数他挺不错了,我们也都多受他照顾。”老人家说。

“老百姓都夸你了,我要是不嘉奖你点什么,似乎说不过去。”赵志国掏出自己的配枪,“这把手枪是德制的,跟了我四年,就嘉奖给你了。”

赵志国那儿不缺手枪,只要他想要,随时可以找到更好的。而且赵志国身上还带着一把勃朗宁。

赵志国作为司令,上前线战斗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首长,这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