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喝茶论宰相(1 / 3)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020 字 2个月前

第438章 喝茶论宰相

从官名中必不可少的“入直文渊阁”就能看出,大学士阁老们的办公地点就在文华殿对面的文渊阁。

但是说这里的办公条件,真是一言难尽。

想想就知道,几个大学士同挤在一个文渊阁里面,最宽敞明亮的中堂又要充当“会议室兼公共会客室”,那么每个大学士又能分到多大办公面积?

纵然文渊阁里的单间既狭小又昏暗,但仍然是所有官员都想来上班的地方。

今天阁老们在中堂开了个小会,讨论一下外派巡阅九边的内廷官名单。

对日理万机的阁老们来说,这是一件小事,除非哪個人在边镇地区有特殊利益,比如已故首辅张四维。

而且这次选人是纯粹的内廷事务,完全不涉及外朝,不用和吏部、科道撕逼,所以应该是很轻松的。

在申首辅预计里,最多一刻钟就能开完会,然后上奏天子,但是不出意外的还是出现了意外。

对于翰林院报上来的人选,四个大学士里三个人表示了反对,剩下一个就是申首辅本人。

申时行一脸懵逼的看着次辅许国、三辅王锡爵、四辅王家屏。

但父命难违,申用懋只能泱泱的走出去。

申时行摆出首辅的气势,又道:“你遇到事能拜访老夫,老夫很高兴,但是你这种说话的语气,老夫不喜欢。”

林泰来又迅速切换到了人话模式:“我已经收了宁远伯世子李如松一箱银子,答应了帮他在边镇办点事,岂能失信于人?”

回了家后,申时行对好大儿申用懋说,“我料定林九元今夜必然来访。

“老夫想听人话。”申时行两眼望着墙上,那里挂着一条字幅,上书“制怒”二字。

你行你上啊!

林泰来却摇了摇头,叹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等林泰来被申用懋领进了书房,申首辅淡淡的挥了挥手,让好大儿退下。

如果他真的来了,就晾他半个时辰.不,一刻钟。”

大家都已经是阁老了,做事能不能理智一点?不要看到“林泰来”三个字就反对。

但是作为一个理智的成熟政客,他决定还是暂时搁置一下,反正此事不急,差几天无所谓。

说着说着,申首辅就不爽了,你林九元那是什么眼神?

莫非是鄙视自己对内阁的掌控力?

不知道各自心里怎么想的,反正嘴上都是有道理。

申用懋愣了愣,怎么自己还成了外人呢?往常这种情况下,自己都是在旁边作陪。

为了反对而反对这种事情,是清流那帮人风格,有点责任心的成熟政客不能有这种恶习。

申时行身为首辅,可以不鸟另三人想法,强行上奏。

三辅王锡爵说:“巡边责任紧要,骤然以重压托付此新人,乃揠苗助长也,非国家养士之法。”

林泰来最近对自己不太尊重,在这件事上一定要发扬好老同志的作用,给初入庙堂的年轻人“传经授宝”,让年轻人知道应该怎么遵循规则做事。

如果其他阁老们事事都与你为难,那老夫又有多少精力时时替你周旋?

为了最佳效果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说,要不要把林泰来讥讽王老盟主和复古派的诗词单独列为一卷?

听到父亲的吩咐,申用懋茫然的抬起头,下意识吐槽说:“连会试和殿试都拿捏不住林九元,现在这点小事有什么用?”

到了晚上,果然看到林泰来微服登门时,申大爷觉得这“微服”纯属多余,谁微服出行还带着几十个打手?

申用懋没有晾林泰来,带着林泰来往书房走,边走边说:“家父说让你等一刻钟,我就假装你已经在门房坐了一刻钟了,你见了家父后不要说破。”

像林泰来这种身份的人登门,就算主人家身份尊贵不必亲迎,也得让个西席先生或者子辈去门口迎接,申用懋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最近申用懋满脑子都是编纂《九元诗集》的事情,不要以为把所有诗词全部凑在一起就完事了,这里面学问大了。

申时行教诲说:“你在翰林院,可以对部院长官放肆些,但是内阁是你的上级。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应该学会尊重上级,尊重阁老们。

次辅许国说:“此人入朝不久,缺少经验,容易误事。若引发边镇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这才是申首辅最关注的方面,林泰来心里到底盘算着什么?

但林泰来也不好解释,他又不能说,过几年有打倭寇的机会,自己必须提前刷点边镇经验?

申首辅拿起了茶盅,“夜晚还很长,你慢慢编。”

再说许阁老是你的座师,太仓王阁老是你的同乡前辈,还有山阴王阁老.”

林泰来很坚决的表态说:“怎么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