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远去的少年(2 / 3)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065 字 3个月前

你中举的内幕,不是你爹走了首辅门路吗?哪里还需要他林泰来的“帮助”?

金士衡一本正经的说:“一定是你同样暗中帮我打通关节,使得我可以中举,但又不好意思明说。”

“这个真没有。”林泰来很诚恳的说,他并不想抢首辅的功劳。

金士衡却不容置疑的说:“这个可以有。我也会对别人这样承认的。”

当朋友都不干净了的时候,自己最好也别那么清白。

古人说得好啊,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大家已经不是学生了,都已经成为举人老爷了,不能再像少年人一样任性了。

正当苏州府府学的同窗们做好了屈居人下的心理建设后,忽然有一条鲶鱼游了过来。

“林解元可有号么?”周应秋不知何时向这边靠近了,突然插进来问了一句话。

这时代读书人彼此称呼,其实不爱用名和字,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号相称。

比如王老盟主,现在号弇州山人,别人就称为王弇州或者弇州公。

要说起林泰来的号,似乎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起一个正式的号。流传最广的今布,其实是非正式的外号,不是雅号。

周应秋感叹说:“林解元若没有正式的号,士林中称呼起来极为不便利啊,总不能一直叫林解元吧?”

别人一时间都没明白,周应秋忽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难道想给林泰来起个号?

可最大的问题是,周应秋他配吗?

可是林泰来居然没有责怪周应秋的冒犯,反而主动问道:“那你有什么建议?”

周应秋滔滔不绝的说:“林解元先前武科连中三元,只可惜武科没有正规的县试府试道试,最多也就是三元。

同时你又有文科县试、府试、道试三案首,这也是小三元,加上武科一共就是六元了。

现在又得了文科乡试解元,那么总共就是七元!”

林泰来:“???”

给你表现机会帮忙想个号,你在这里复述本人科举的辉煌历史作甚?

随即又听到周应秋总结说:“林解元文武双全,古往今来罕有,不妨以元的次数为号。

如今已经有文武七元,就可以号七元。明年会试殿试如果再有夺魁,就往上加,八元或者九元!”

林泰来叹道:“我个人感觉,九元最为好听,当然还要看命,不能强求啊。”

这是林大官人的真心话,能中个进士镀金就行了,名次不重要。

苏州府府学众同窗深深的看了眼周应秋,不由得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当然并不是所有同年都能这么和睦的,比如林大官人和无锡帮之间,肯定是互相仇视。

当一百三十五个新科举人以地域或者学校为单位,互相拼酒的时候,发生了些小插曲。

另一个时空的东林八君子之二薛敷教、叶茂才都是这科的举人。

林大官人喝的有点多,对薛、叶二人嘲讽道:“你们两个明年一定能中进士了吧?”

薛敷教厌恶的回应说:“你这是何意?”

林泰来顾左右而道:“万历十四年是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弟子安希范中进士,明年想必就该轮到你们两人和高攀龙中进士了!

再加上万历十一年的钱一本,我就特好奇,为什么顾宪成身边的亲友六年内全部都能中进士,难道考进士如此简单么?”

“你喝醉了!”薛敷教和叶茂才不想搭理林泰来的挑衅,直接离开了。

先前黄学士提醒林泰来,清流势力明年肯定会全力争夺会试易经房的同考官。

本来林泰来还没有想太多,但是看到薛敷教和叶茂才之后,忽然就回忆到了很多信息。

似乎在历史上,未来的东林三巨头之一赵南星这科会试出任易经房同考官,而高攀龙、薛敷教、叶茂才等东林骨干就是从赵南星这房出去的。

所以,那位亲自出动全力在会试易经房阻击自己的人,有很大概率就是未来的东林三巨头之一赵南星?

最后鹿鸣宴在有点诡异的氛围中结束了,万历十六年应天府乡试工作就彻底完事。

惦念家乡的苏松二府新科举人收拾行囊,立刻踏上了返程的船只。

九月中旬,林解元返回苏州城。

苏州府府学这次五人中举,成绩极为突出,崔教授终于感觉升职加薪有望了。

本来府学还想操办一场庆功宴,但被林大官人否了,他现在没多少心情和时间耽误在这上面。

而且对他来说,府学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以后身份是“林老爷”而不是“林生”了。

林大官人巡视了一遍主要领地,胥江南岸的工业园区地势稍高,水灾不很严重,木渎镇灵岩山下的别墅更没问题。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