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百年大计(2 / 3)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008 字 3个月前

群里扫了几眼,想着如果遇到认识的人就说上几句,如果没有认识的人,那就去见见教授然后撤了。

结果还真就发现了两个熟人,一个是新近名声鹊起的十三岁入学的神童冯梦龙,另一个是东山王家的后起之秀王禹声。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位熟人居然站在了一起,似乎正在交际。

林大官人好奇的走了过去,摸着小冯梦龙的头,质问道:“你可是清清白白的寒门子弟,怎么和这种纨绔走在一起了?”

王禹声差点鼻子都气歪了,他王禹声可是温润如玉的读书君子,哪点像纨绔了?不是每一个富贵人家的子弟都是纨绔!

就是小冯梦龙也感到了不满,觉得林泰来对自己缺乏必要的尊重,难道自己的社交还需要林泰来批准?

现在他冯梦龙身份不同于往,可是十三岁考中秀才的神童!

在苏州城这种科举竞争极其激烈的地方,一个秀才的含金量就已经很高了,更别说十三岁的秀才!

神童未来的上限有多高不好说,但神童未来的下限就有个现成的例子,那就是当今苏州名士张幼于。

也就是说,他冯梦龙将来最差也是个张幼于档次的人物。

常言道,莫欺少年穷,更别说是少年神童!

没见最近别人看到他冯梦龙,那都是笑脸相对么,连赫赫有名的东山王家的王禹声,也主动与自己结交。

从这个角度去说,林泰来实在太不尊敬他冯梦龙了。

想到这里,小冯梦龙咳嗽一声,仰着头故作成熟的说:

“林君!如今大家都是同学,你如此轻佻成何体统?更应该因为不当言辞,向王同学道歉。”

林大官人诧异的看了看小冯梦龙,这是中二期到了?

“你凭什么对我说这些话?”林大官人很纳闷的反问道。

小冯梦龙一本正经的答道:“县试和府试时,你受过我的帮助,我也不要求什么回报,今天就听我一句劝如何?”

这“帮助”指的是,当初考试里的默写部分,林大官人从小冯梦龙的试卷上抄过答案。

按照礼数,这就是林大官人欠着小冯梦龙的大人情。

一直被林大官人坑的王禹声突然觉得,今天没准能找回点面子,除非林大官人完全不讲礼数了。

而后又听到林大官人吃惊的对小冯梦龙说:“可是我已经回报过你了啊,你不知道?”

小冯梦龙疑惑不已,什么回报?他怎么不知道?难道老爹这个医士的生意因为林泰来变好,也算是回报?

于是林大官人长叹一声,又对小冯梦龙说:“那是一个早春尚寒的二月,我在扬州城遇到了大宗师房提学,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语及苏州士子时,我极力向房提学举荐了你。当时房提学也答应下来,今年就把你录取了。”

轰!小冯梦龙双目瞪圆,脑海中仿佛响了一声炸雷!

他的心湖宛如破碎的镜面,充满了蛛网般密布的裂纹。

林大官人大惊小怪的继续说着:“哎呀!我本来以为房提学是开玩笑的,毕竟十三岁入学也太早了,没想到房提学还当真了。”

小冯梦龙呆若木鸡,已经陷入了浑浑噩噩的状态。

原来,自己入学并不是依靠才华,仍然是人情世故。

原来,自己考中秀才并不是自己天赋出众,而是因为别人暗地里的推荐。

小冯梦龙下意识的喃喃自语:“我不是神童?我不是神童?”

林大官人再次摸着小冯梦龙的头,慈祥的说:“不用担心,只要我不说出去,就没人知道内情,你还是别人眼里的神童。

再说就你们家这实力,也没人认为你们家能打通房提学的关节。”

然后林大官人又看向旁边的王禹声,“万一走漏了风声,那就肯定是王同学传出去的。”

王禹声:“.”

你林泰来连十三岁的小学生都欺负,还有没有底线?

爱看《金瓶梅》的十三岁少年冯梦龙,

从府学里出来,林大官人就去了隔壁沧浪亭片区。

但他没有进沧浪亭园子里,而是走到旁边大云庵旧址。

之所以说是旧址,是因为这里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搬迁改造工程。

在大云庵旧址的大门外,临时搭建了一座凉棚,林氏集团(更新社)名义智囊高长江正坐在里面,目光涣散的指挥着工程进度。

“老高!情况怎么样?”林大官人大步走进凉棚,高声问道。

高长江言简意赅的答道:“一切顺利。”

林大官人重重的拍了一下高长江的肩膀:“那你耷拉着个驴脸给谁看呢?”

“我不想干了!”高长江忽然硬气的说。

作为一个文化人,天天干着拆迁队和包工头的活,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