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武状元和尚书(求月(2 / 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1366 字 3个月前

位好机会,却没有可靠的党羽。

朝堂里这些官员,除了申时行之外,稍稍能联系的也就是山东新城王家了。

除此之外,连个能说上话的都没有。

可想起王家对自己的态度,林大官人又有点不爽。

但要是排除态度问题,新城王家确实是很极品的党羽候选,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进士级别的人才。

除了新城王家,哪个家族一代人能出十来个进士?而且能力都不算太差。

再往大里想,山东出的官员非常多,但顶级大佬却很稀缺,简直太适合收编来当党羽了。

历史上若干年后,朝廷里除了东林党还有齐党、浙党、楚党,其中齐党就是山东官员抱团。

别人浙党领袖都是什么沈一贯、方从哲这样的内阁大佬,齐党领袖最后却只官至巡抚。

同样在这个夜晚,被闲极无聊的林大官人意淫收编为党羽那个王家,掌门人王之垣少司徒潜入了吏部尚书杨巍宅邸。

其实是杨天官邀请王少司徒过来的,因为王少司徒脸皮比较薄,不习惯求人。

如果不是杨天官相邀,王之垣未必会在这个时候主动登门。

王少司徒是山东人,杨天官也是山东人,彼此之间是有乡谊的。

杨天官今年七十,为人宽厚,业绩平平,能当吏部尚书全靠资历非常老。

资深到把很多官职都当过了,不当吏部尚书就没有位置可以安排的地步。

毕竟杨天官可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也就是著名的黄金一代,他的同年都是张居正、李春芳、王世贞这拨人。

放在别的年代,能当上吏部尚书,也许就是同年群体里领袖翘楚级别的人物了。

但杨天官的同年实在太耀眼了,只大学士就出了三个其中两个首辅,搞得杨巍名气不彰。

当然如今申首辅还是很喜欢杨巍的,因为杨巍忠厚听话,非常尊重首辅权威。

所以杨巍这活化石虽然都七十多了,还是被申首辅力挺着当吏部天官。

杨天官把王少司徒请过来,当然是为了朝廷推选新户部尚书的事情。

一般来说,户部尚书人选有三种来源,

王少司徒作为资深的户部左侍郎兼太仓总督,当然有资格成为户部尚书候选人。

杨天官说:“今日我筛选名单,最具资格的人有两个。

一个就是你,另一个则是南京户部尚书宋纁,其他人的条件都不如你们。”

王少司徒苦笑道:“这个机会,当真难得。”

杨天官说:“竞争者只有一个,确实是非常好的机会,但是同样也不容易。

宋纁必将获得清流势力的全力支持,他与礼部尚书沈鲤都是河南归德府人,而左都御史辛自修也是河南人,其中力道可想而知。”

作为吏部尚书,杨天官对朝廷中脉络了如指掌,又指点说:

“若想与宋纁背后势力抗衡,唯有申首辅了,但申首辅心里是否另有人选,谁也说不好。

我已经在申首辅那里提过你了,但我不能替你把事情都做完,还需要你自己去见首辅。”

王之垣为难的说:“我家与首辅素来交情不深,在这等大事上去求首辅,是否交浅言深?”

杨巍恨铁不成钢的说:“已经到舍身求仁的时候了,你居然还想着是不是交浅言深?

如果换成那些没节操的人,早就跪求不起了。”

王之垣咬牙说:“那我明日便去申府求见。”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