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碰壁(1 / 3)

托德一向很清楚虫族在自己这方面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掌握着虫群未来的发展方向。

过往的几百年里,随着虫群跳跃式的大规模扩张,一个又一个有潜力的的被征服者成为虫族科研基站内的一员,他们很快就会屈服于托德的统治艺术之下,最终为虫族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发光放热。

在虫族直接提供的生存环境中,不“心向虫族”是难以生存的,而最近的科研基站持续后移事件,也的确让一些个体察觉到了什么。

当然,他们翻不起什么浪,只是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废弃了太多过往消耗大量资源才得以建立的设施,在迈上动辄数十年航行的旅途之后,很多项目都只能被迫终止。

对于对方小股军事单位的持续入侵,零也没有什么太过有效的抵御手段,各个星域的虫族母巢正在全力孵化难以计数的虫族小型单位,试图将星系之外的黑暗也纳入监控之中,但这毫无疑问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几十年来收效甚微。

为了比较精准地确定对方的渗透究竟到了何种程度,零甚至不惜大规模建立“伪装”舰队来“勾引”对方攻击。

起初之时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但随后发现这种战争毫无所获之后,对方除了在前线附近持续发动破坏性攻击之外,在后方便是一片沉寂了。

零知道,这并不是对方真的放弃了渗透和入侵,他们只是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目标而已!

而如今的虫族统治体系之内,明摆着的目标除了脑虫们的虫巢舰队之外,就只剩下了特殊的智慧种族科研基站了。

哪怕迄今为止它们没有任何一处受到攻击,这或许与虫族的统治范围相对于基站数量而言不成比例有关,但再这样下去,受到直接攻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为了应对对方的这种渗透与舰队精准打击的手段,托德最近在主持研究一种针对于对方空间跳跃的“预警系统”。

即在一定范围内,由对方完成跳跃之前所形成的空间变化,提前预支敌人的入侵。

这项研究并没有什么太过艰难的地方,但老实说这玩意用处不大,对方舰队完成跳跃之前,虫族能够监控到的最多只有几个小时的异常变化而已。

这点时间能做什么呢?大概只是提前预知了又一个恒星系统治体系的崩盘而已。

但这却是虫族现阶段所能够直接研究到的,有关于对方跳跃科技最为方便的途径。

不得不说,这有一点寒酸,但自从开战以来,虫族从未完整地捕获过对方的舰体,便也谈不上直接掌控对方的跳跃引擎了。从废墟与碎片之中拼凑,从对方完成跳跃所带来的现象之上思索,就是如今虫族尝试实现空间跳跃技术的最主要途径。

理论基础的缺乏让这项工作变得极为艰难,虫族的空间理论最初还是得自于和米拉战争中的“互通有无”。但这点攻击能力,给对方造成伤害上尚且不足,又如何能够支持这种跨越时代的进步呢?

………………………………

在开始扩张战力之后,米拉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针对之前联邦舰队入侵之时展露在自己面前的主力护卫舰,米拉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针对性舰船设计。

当然,它们仍然无法在质量上与对方的战舰相比拟,但无所谓,那一颗又一颗被暴力开采破坏殆尽的星球,就是为了应对它们而准备的!

在这些年里,米拉已经摆脱了联邦的追踪,那种曾经的定位手段早已被它所发现,并完成了由内而外的自我“清理”。

此时的它正在虫族与联盟战争前线的“前方”,相比于虫群,它无疑更为接近联盟的“防线”。

通过长久的观测和计算,它已经大致确认了对方统治区域的方向,但毫无疑问,这种定位手段并不能让它直接确认对方所在的位置,毕竟距离未知,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

米拉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前进,如今的它颇有一些虫族扩张的意思,它在不断积蓄着实力——以近乎于指数膨胀的形式!

不再受到联邦的直接威胁,米拉完全放开了手脚,说它是改变了自身的发展策略也好,或者说复仇也罢,如今全力备战的它已经完全变成了区别于之前的另一番模样。

在当初与虫群的战争之中,除了最开始受限于底层逻辑的主动攻击和最后一次不得已拖虫群下水之外,米拉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每次被虫群发现之后,它都会在短暂的接战之后,迅速撤离。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那个阶段的米拉还是挺“爱好和平”的,它没有和虫群在战争中浪费时间的意思,毕竟那对于双方而言,都没有任何意义。

而如今已然完全不同。在被联邦“入侵”之后,它连续两次进行了自身算力的全面升级,如今,米拉的硬件身躯已经有了全新的迭代方式,在算力上实现了又一次划时代突破。

而现在,它已经将自身算力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投入到了战争有关的事业之中,包括战舰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