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安抚(1 / 2)

“夫君,不管文院长是什么样的人,可毕竟他也保住了你,甚至还给你指了一条出路,那你何不去试一试。”

李月心听不懂儿子儿媳妇的话,“你们再说些什么,娘怎么听不明白。”

苏韵禾缓和了一下语气,转头对着婆婆说道,“娘,相公可以继续读书了,我们去县里的另外一所书院。”

“哦,能继续读书就好,不枉乔儿学了这许多年,县里也好,你大姐正好也在那边,以后倒是能照应着些。”

谢宇乔见娘和媳妇都这么说,迷茫的心境也恢复了清明。

是啊,自己一直期盼的不就是通过读书完成自己的抱负吗?

如今虽然遇到了磨难,可读书的路毕竟没有断送,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

想到此处,他不再怨天尤人,重新振作了起来。

苏韵禾禾李月心婆媳两个见状,也放下了心。

苏韵禾悄悄和婆婆商量,她们既然要离开金河镇,很多事情就需要重新安排。

“娘,既然要去县里,咱们去买辆马车吧,媳妇觉得还是有自己的马车比较方便。

我娘家的马车总是有不方便借用的时候,以后从县里返回金河镇或是谢家村都更方便。”

李月心还在犹豫中,“买马车,这我倒是不曾想过。”那倒也是,李月心活了三十几年,就连牛车都没混上,这直接跳到马车,跨度确实有些大。

不过又想了想儿媳妇说的话,确实不无道理,想清楚这些,李月心当即拍板定案,“买,怎么方便怎么来。”

婆媳俩主意定下,直接拉上还在看书的谢宇乔,一同赶往镇上马贩子那里,准备挑选马匹。

谢宇乔看到马匹的时候才意识到是怎么回事。

无奈,只能上山跟着挑选起来。

现如今南边的马匹其实并不是很多,一个镇上能有几匹马已是非常难得。

这也意味着苏韵禾他们的选择其实是非常少的。

万幸的是,苏韵禾他们的运气确实挺不错,刚一进后院就看见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

更重要的是这匹马非常健硕,毛色油光水滑,一看就是难得的好马。

既是好马,银钱自是不会便宜,经过多番讨价还价之后,枣红马被苏韵禾以六十两银子拿下。

老板又赠送了马鞍等一些必备的护具。

苏韵禾付好了银钱,又继续跟马贩子打听马车的事宜。

马贩子相当热情的给苏韵禾推荐了他家旁边的一家卖车的铺子。

“掌柜的,你这里得马车有没有那种带车棚的防雨水又防颠簸的?”

车掌柜一听这话,知道自己是遇上了懂行的人了,立马热情的给苏韵禾介绍了店里最受欢迎的一款马车。

“这车虽然贵了一些,但确实非常实用,还特别结实,你买了绝对不会后悔,我这可是从京城特意学回来的手艺。”

苏韵禾一直观察着马车上的棚子,又看了看马车里面,这才决定就买这款最贵的。

“的勒,您那,诚惠一十五两银子。”

苏韵禾掏出十五两银子递给掌柜,又请店里的伙计帮忙把马车套上。

谢宇乔试探着坐上了马车,一手拉住缰绳,一手拿着马鞭,在旁边的空地上连续赶了几圈才慢慢上手。

马车买下了,趁着还有时间,谢宇乔带着全家人赶往了谢家村。

得赶在去县里之前,去把秋收的粮食收起来,顺便再跟谢三哥,族长爷爷打声招呼。

一路上谢宇乔这马车越来越得心应手,倒也锻炼了一把。

谢宇乔驾着马车驶进谢家村,就见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里的妇人婆子看着谢家二房这高头大马车,纷纷好奇挤到近前开始打招呼。

这位说,“宇乔啊,这是你家买的马车,真气派呀!”

那位又道,“人家毕竟娶了有钱的小姐,买马车不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还有一些比较过分的,“宇乔啊,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这你家有了马车,不得让咱也坐坐,顺便再帮咱拉几趟粮食啊!”

坐在车厢内的李月心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当即回怼,“孙氏,你要不要脸,做什么春秋大梦,且不说这马车是我亲家借给我们用的,就算是我们家买的,你凭啥大着个脸提出来给你用的。

你是我乔儿的谁,有我这个亲娘在,哪里轮到你指手画脚,也不怕风大闪了你的舌头。”

马车是苏家借给他们用的,这个由头,还是李月心在路上突然想到的。

也是想到村里那些都不是善茬,才想了这么个说辞。

本来苏韵禾还以为是婆婆多虑了,没想到还真的有人上赶着不要脸的。

孙氏被骂了一通,不但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反而不屑道,“你家也就结了门好亲,你家宇乔现在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