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讨食的老婆婆(1 / 2)

最终,村子里只有十二户人家愿意走,加上小草的娘家是十三户,他们舍不得这唯一的闺女,便想着哪里都可以打猎,也就跟着一起走了。

现在天气热,大家卯时初(凌晨五点)就已经在村口集合完毕,十三户人家,呼啦啦的将近一百个人,把村口堵得严严实实的,每家最少都拉了两辆独轮车,背上,手上也全都拿满了东西,吃饭的锅碗瓢盘,干活的各种农具。

唐彩儿这回也背了一个大背篓,站在队伍的后面。

小草一脸崇拜的站在旁边,因为这两天,她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好多东西都不翼而飞了,每次询问得到的答案都是在唐彩儿背后的背篓里了,也就是说她婆婆差不多把家里十分之一的家当都背在身上,简直是比她爹还要厉害。

在唐彩儿偷偷减少东西的情况下,除了塞得满满当当一牛车的东西,每个人的身上也拿了不少,真是破家值万贯,每样东西都想要,每样东西都不愿意丢弃。

要不是唐彩儿拼命的阻止大牛,他还想把自己的床板都带上,说是爹当年亲自给娘做的,不能不丢弃。

骡子也让大牛二牛照着牛车的样子,用家里原有的木板以及门板,也做了一辆骡车,上面只放了些轻便的东西,三个蛋坐在上面,还留了两个人的空位,一个不用说就知道是唐彩儿的专属座位,一个是大家轮流用来歇歇脚的。

“村长,你们就不能留下来吗?在村子里,起码我们还有地还有房子啊!这去了外面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一个不愿意离开村子的老阿叔拉着村长的手不放说道。

“是啊,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怎么能抛弃自己的祖宗呢???”

“在村子里起码还有一口饭吃,大家也能互相帮忙,要是去别的地方我们就是外乡人了,是要被别人欺负的啊!!!”

有不少不愿意离开的村民在劝告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走能留下来,这苦日子熬一熬就过去了,这几十年大家也都是这样熬下来的,为什么现在就不能熬了呢???

他们都十分的不能理解,只觉得他们脑袋是一时坏掉了,希望能在最后的时刻唤醒他们。

但是他们都小看了离开者的决心,每一家都是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离开的,他们的劝告丝毫没有动摇他们。

在少数村民依依不舍的目光下,他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去镇上和县里的路,村长一家比较熟,所以是他们在前面带路,其次是谢族长的一大家子,唐彩儿和小草一家则是在最后面。

到了村子外大一点的路上,才发现好多人也开始赶路了,大家都是想趁着太阳不热烈的时候多走点,毕竟在太阳底下可不好走,别说现在还这么热,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会热死在路上。

当然也看到不少还躺在路不远处的树林里睡觉的,这样的懒汉哪里都会有。

这两天大家准备得很充分,该买的也都买得差不多了,所以他们是直接绕过镇上往县里面去的,去县里正常的走路需要三个时辰左右,现在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像是出去春游一样的走走停停,走了两个时辰也才走了一半的路,村长看大家累得不行了,不得不让大家在路边的树林停下来歇歇脚。

一停下来村长便叮嘱村里人:“大家歇下脚,简单吃点东西,趁现在太阳还不大,我们再往前走走,争取在中午时到达县里。”他们出发得早,现在也就巳时初(九点),要不是看大家都累得不行了,没有力气再走了,他都打算一鼓作气的直接就走到县城去了,毕竟他因为脚伤,一直都是坐在自家的牛车上,也就不觉得辛苦。

唐彩儿看了看他们停的这个地方,是一块比较平坦的山谷,周边都是一些青黄不接的树,能遮挡一些太阳,地上的草也都是枯黄的,不远处就是几户人家,放眼望去一个小小的山谷里面就做了几百号人,有几十号人穿着相对干净整齐一些,应该是周边其它镇的,也是有着小道消息,觉得不对劲了,提前跑的,大部分的穿着比较破烂,衣服都大老远都能闻到嗖味,身体也是瘦骨嶙嶙的,估计是从仁义府跑过来的,行李也没有几样了,看着就很是可怜。

“姑娘,可怜可怜我的孙子吧,我们已经五天没有吃东西了,再不吃我这孙子就要死了,您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帮帮我们吧!”一个身材矮小,满脸皱纹的老婆婆带着一个估摸着五岁瘦弱的小男孩站在小草的身边弯腰拱手乞求道。

小草看着他们实在可怜,不忍心的看着唐彩儿喊道:“娘,这……”

唐彩儿看了下周边,很多眼睛都虎视眈眈的看着,仿佛下一秒就要扑过来的样子,皱了皱眉道:“这位大姐,我们家也没有吃的,没办法帮到你。”

“你们家这不是在吃吗?怎么会没有吃的呢???”满脸皱纹的老婆婆眉头皱得更深了,比地铁老爷爷还要夸张,不满的指着坐在一旁吃馒头的四牛说道。

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嘛???她来之前可是观察过的,这一家有一头牛和一头骡子,吃的也是玉米面做的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