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话有感而发(家)(1 / 3)

又断更了,回首写作的这一年,总是在断更。

抱歉。

呜呜。

公公大年初二突然意外离世了,这几天和老公一起,在老家忙成了一锅粥。

心里一直莫名的难受,才缓过来一些。

虽然自从结婚以来和老人相处的就不多。但,我哭的真的很痛。

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毫无征兆的走了。

因为重感冒,以及我和老公之间的一些无法言说的矛盾,这个年我并没有回去过。

大年三十,他老人家还问我为什么不回家过年,是不是因为家里没给我留房间。

其实真不是,我不是个矫情的人,睡哪里其实都行,就是和孩子挤,就是睡沙发,哪怕是老公说的住宾馆,我真的都可以。

不回去,真是全因为身体原因。我也解释了。

(直到现在一边打字,我的嗓子还在疼,时不时咳嗽,胳膊腿也始终在隐隐作痛。)

但,听到公公疑似在初二,溜达散步到一处毛坯房,不慎在楼梯道儿里,从三楼跌至二楼磕破额头,没及时发现流血而亡后,心里还是止不住的痛苦自责。

甚至心中升起羡慕,活着如此痛苦,能够早点离开,也是件挺好的事吧。

最近几年,每逢重病,都不想看病吃药,静静的躺在床上就是想死。

大概是因为,学佛这些年自己的共情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心也越发柔软易感。

因为身心都更易感,快乐加倍了,痛苦也加倍了。

(对比修行前的自己,可谓完全换了一个人,因为以前自己是非常自私冷血的。印象中,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世,都没有落一滴眼泪,心里毫无感觉,麻木的很。)

不过自己确实活的更深刻了,也更坚强,因为我不再一味用冷漠和逃避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了。

这大概也是修行以后,很大的一个转变。

真的,学佛前,由于从小生活经历,我对谁都没有太多感情,与别人完全无法共情。一直很渴望爱情,却把自己封闭的严严实实的,完全钻进自己的个人世界,对身外一切人事物都只是远远的观望。

这样确实,不会受到伤害,可快乐同样也得不到。并且一直很孤单很孤单。

但,学佛后,我的心门打开了,慢慢有了越来越丰富的情绪,有了付出和承担后果的勇气,也尝到了带感的酸甜苦辣,还有爱情的滋味。

原来,爱,与他人无关。只需要一颗赤子之心。

它是自己打开心胸由内而发的。

接着说事儿。

因为不住在一起,公公和婆婆以及老公和前妻的两个孩子在老家,而我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一直在城市。

最开始二婚的时候,我刚从寺院回来没多久,身心就像被彻底清洗过一般,脱胎换骨。

心似重生了,像婴儿一样。

对生活再次升起了好奇心,对美好充满的期待,对身边的一切人事物都满满的探索欲。

感觉学佛前的记忆很多是灰色的断片的,这以后得记忆却是清晰的,明亮的,哪怕是刻骨铭心的痛苦,都是色彩鲜明的。

好像自己以前活着,一直都带着一个墨镜,而现在被突然拿掉了一样。

那时结婚后,也想的很单纯很美好,还拿出了自己十二分的热情想把这个重组的家庭经营好。

也想好好补偿自己的大女儿。

毕竟我在寺院的两年多,空缺了她很多母爱。

当时甚至放弃了工作,还想把大女儿转回县上,一家整整齐齐在一起,也好方便照顾公婆和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

但,事与愿违。

经过将近大半年的努力和尝试,最终不欢而散,我拖着极致疲惫的身心回到了起点。

不止老了十岁,白了头发,还得上了产后抑郁,时常心疼难耐,重度失眠,频频想自杀。离婚的念头开始挥之不去。

好在。

第一:佛法教导要修五戒十善,不能杀生,杀自己自然也不行。况且,佛法讲孝亲尊师,《孝经》里孔夫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第二:每天念佛听经,不停的自我安慰,换位思考,也能很快摆脱情绪干扰,努力用理智面对,分析利弊,努力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才一点一点走出来。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所以自此以后,只要遇到身边或者网络上有抑郁倾向,或者已经抑郁的人,我都不吝惜一切方法,去帮助、开导、劝慰。

因为能感同身受。

佛法讲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最初就是要从布施开始。

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我这也属于无畏布施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