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北丘使团(1 / 2)

夏帝看了眼凌风,又望了望群臣,才开口:“宣!”

“宣,北丘国使者觐见!”

一声声高呼逐渐传向殿外。

不多时,北丘国使者进入大殿。

格尔丹依旧走在最前面,但身上已没有了佩刀。

以他的身份,自然能随便找到一把佩刀。

可在北丘国,这种佩刀和身份相对应。

此时,在夏国境内。

格尔丹自然找不到与身份相近的佩刀,只好不戴佩刀。

空荡荡的腰带,让格尔丹好像没穿裤子一样。

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想起夺走他佩刀的凌风。

进入大殿,看到站在其中的凌风。

格尔丹眼中喷射出仇恨的火焰。

他心里想着暗算凌风的计划,才稍稍舒缓一些。

来到皇帝面前。

格尔丹等人行礼后,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说起疆域边界一事。

“大夏陛下,我朝使团已来了这么久,是时候谈谈两国边境之事了。”

夏帝笑了笑,没提凌风之事,看着格尔丹点点头。

“可以呀,但在这之前,是不是让北丘国先把大同镇让出来。”

“如此,也好明确两国边界,更方便我们商讨新的契书。”

格尔丹早就猜到,大夏国不会如此简

单地答应,他们改变边境线。

之所以会提出重新签订契书,只是为他们的真实目的打掩护。

他不觉得,只凭他的一张嘴,能说服大夏国改变一百多年的边境划分。

此时,夏帝的反应,正在他们的预料中。

原本,北丘国兵强马壮,在他们世上最强骑兵的威慑下。

格尔丹给出重新划定国界这难题,会成为夏国人眼中的重点。

他们接着,这个难题转移大夏目光,就能更加轻松完成他们的目的。

但现在,格尔丹一不小心“送出”大同镇,使得他们面前,也出现一个难题。

现在夏帝拿这个为难他们,叫格尔丹十分难受。

他对凌风的怨恨,越发根深蒂固。

“大夏陛下,这件事我已书信单于父皇,想来不久就能收到回复。”

“在这之前,北丘国自然不会轻易撤出大同镇。”

“可这并不影响我们,商讨两国边境之事。”

郑君驰作为丞相,这个时候必然要站出来。

“格尔丹殿下此言差矣。”

“若是你们连刚答应的承诺都无法完成。”

“我们夏国如何相信你们?如何与你们签订新的契书?”

“我看还是按照我朝陛下的意思。”

“先把大同镇让出来,再谈其他的事吧。”

其他臣子自然也都有样学样,立刻站出来四五人。

“格尔丹殿下,这历史上的,不太好说得准。”

“但眼前的事,却没有什么争议。”

“我看,还是先把大同镇的事确定下来。”

“再说其他的边境之事,也来得及。”

“是啊,本官也觉得,解决大同镇这件事。”

“不但可以让你我两朝互增信任,也能让我大夏百姓更容易接纳北丘国。”

“如此一来,对后面的商谈,都十分有利。”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

“我想有大同镇的事在前,百姓们也都很容易接受的。”

这名官员鸡贼地用大同镇作饵,暗示格尔丹归还大同镇。

其他地方的边界好商量。

但格尔丹根本就没想过,要改变两国的边境。

因此对这个提议,丝毫也不感兴趣。

格尔丹扫视一圈众人,摇了摇头道:“你们和我说这些,也没有用。”

“作为北丘国的皇子,我并没有指挥兵马的权利。”

“无法命令大同镇中的兵马撤离,因此只能等单于父皇的命令。”

说完,格尔丹看向夏帝。

“难道等回信这段时间,夏

国陛下不准备和我们进行任何交流吗?”

格尔丹的话很实在,实在得让一众臣子都无言以对。

因大夏的皇子,也都没有兵权。

大夏的皇子也没有资格,让一座城池中的兵马撤离。

在众人不知如何反驳时,格尔丹再次开口: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我们先抛开这件事,商谈一下边境。”

夏帝皱了下眉。

格尔丹的提议,本没有什么问题。

但一直以来,北丘国和大夏从没有在边境这件事上面,出过分歧。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