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没有白请的安(1 / 2)

厨娘把炸鸡腿和薯条送到了赵姨娘房中,赵姨娘觉得非常新鲜,这些东西完全没有见过。

“刘五家的,这两样从来没有见过,这是什么物件?”赵姨娘左右端详着炸鸡腿。

刘五家的按照我的吩咐说这叫乡村基,炸马铃条,是从西洋舶来的。

此时,文许言已经下朝了,他换上了便服,听到厨娘说有新菜品,便上前来问是什么菜。

“回老爷的话,这叫乡村基、炸马铃,是夫人叫小厨房做的,夫人说这是她小时候跟随父亲下西洋的时学来的菜。”厨娘倒是伶牙俐齿,说得丝毫不差。

“这怎么可能是夫人的意思?夫人一介妇人,她怎么会下过西洋,更何况她大字都不认识一个?”赵姨娘很惊讶。

“我倒要看看,她有什么花样。”赵姨娘拿着筷子就要尝一下土豆条。

此时,厨娘挡住了她,从旁边拿出了一小碟番茄做的酱,对赵姨娘说,“夫人吩咐说要蘸着这个吃。”

厨娘这么一说,显得赵姨娘格外愚蠢。

“另外夫人还吩咐,不必用筷子,净手之后,直接拿起来吃就可以了。”厨娘接着说道。

“这奴才,今天怎么了?一个劲的提夫人,夫人,夫人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赵姨娘忍不住发起了飙。

“暂不管这奴才,我们尝尝味道怎么样?”文许言净完手,用手拿起一块鸡腿吃了起来。

吃第一口的时候,文许言皱了一下眉头,吃到第二口的时候就实在忍不住了,又拿起了第二块,很快就吃得只剩下骨头了。

“味道果然不错,这炸马铃也很独特,夫人有心了。”文许言半天蹦出这么一句话来。

“文郎,你今天怎么夸起她来了?”赵姨娘嗔怪文许言夸赞了我一句,这小心眼子,怪不得原主干不过她。

此时我的屋子里也正其乐融融,丫鬟秋月正在给我布菜,说实话,刘五家的手艺还不错,无论是蒸炒煎炸火候都把持得很好,这种手艺要是放到我的那个时代,一点不比那些大厨差,可惜在这个时代,女性要出来工作是绝对不可能的,要么做厨娘,要么就是做绣娘,总要有点技术在身才能有一份工作,要不然就只能依靠男人生活了,依靠男人还得看运气,假如碰到一个吃喝嫖赌样样都碰的男人,那将是一辈子的灾难。

赵姨娘就深谙古代女子的生活规则,所以作为一个良家女子,落魄秀才的女儿,她宁愿给文家做妾,也不愿意嫁到小门小户做正妻,尽管没有地位,但吃穿用度比起小户人家来说,这文家就是天堂了。

再看看我身边这个秋月,虽然只是一个小丫鬟,而且还是跟着我这样一个不受宠的正妻,依然穿锦着罗,可见有一句话说得非常正确,那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吃完饭,就是我给老太君请安的环节了,在文家,除了文许言有绝对的话语权外,另外一位说一不二的人物就是老太君了。

文老太君原是庆阳侯嫡女,年轻时文武双全,与老侯爷青梅竹马,感情甚笃,老侯爷一生未纳过妾室,所以文老太君只生了一个独子,那就是文许言。

文老太君与别的老夫人不同,她并不溺爱孩子,文许言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接受最正统的儒家教育,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都说严母手上出才俊,在文老太君的悉心教育下,文许言出落得英武俊朗,可以说完美的继承了老侯爷所有的优点,唯一遗憾的就是,文老太君小时候把儿子管得太严格,所以长大后的他反而有些叛逆了,比如在对待妻妾问题上,他就不太顾及老太君的喜好。

文许言原有一个妻子,可惜是一个病秧子,婚后没有多久就香消玉殒了,这使得文许言消沉了很久,多少名门闺秀上门来提亲,他硬是没有答应,直到遇到了前妻的闺蜜赵芳华,在她的一番甜言蜜语下,文许言多年的心结才被打开,他本想让赵芳华做续弦,奈何当时侯爷府公账有亏,如若补不上这个亏空,文许言便会落得身败名裂不说,还要被革职查办,所以娶赵芳华的事情就此搁置了。

正在侯府陷入一片混乱时,老太君当机立断与富商郁家联了姻,我的原主郁诗文便成为了侯爷府的夫人。

也就是说,在侯爷府陷入危机时,我就嫁到了文家,其实说白了,是我救了文家。

在原主的记忆里,那天十里红妆,桃花纷飞,郁诗文坐在八抬大轿之中,两颊微红,听说侯爷是一个英俊男子,多少名门闺秀都想嫁给他,自己何其有幸,能够与他结为姻缘。

带着憧憬与希望,郁诗文便来到了文家,新婚之夜,文许言喝得酩酊大醉,任凭红烛高照直到天亮,文许言依然酣睡如常,没有一点想要恩爱的意思。

郁诗文生怕吵醒熟睡的夫君,便细心的给他脱掉了衣衫,那一整夜她都不敢合眼,生怕夫君醒来要喝水,她痴痴地看着眼前熟睡的男人,他长得真好看,长长的睫毛,俊俏的脸颊,高挺的鼻梁,书上都说潘安英俊,可大家都没有见过真正的潘安长什么样子,假如有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