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青岚古溪(1 / 2)

乾门玺匠 涂尛山 1103 字 4个月前

大伙在梁老的住所,又多住了一晚,确保梁老身体恢复正常,第二天一早,就辞别离开了。

羽落湿地经过了这个小插曲,又逐渐变回了往日的光景,被打破的宁静又再一次恢复如初。

乾尘一行也享受了在羽落湿地的随后几天的风光,这里的景色不重复,看不腻,绝对是视觉上的享受。大概走了2天,乾尘一行人,走出了羽落湿地。

至此,诸葛文天老爷子的第一站,乾尘算是切身游历了一番。

在《文天游记》的陪伴下,这个旅途感觉很不一般,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不过古今所谱写的故事,却是不一样的,有着各自的精彩。这趟旅行,越来越感觉有魅力了。

诸葛文天所见的景,乾尘一行也看到了,虽说看到的是同一片景色,但感觉又是完全不同的,岁月的沉淀,时间的演化,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感受着不同的经历,这些都是令人惊喜、令人兴奋的事情。

根据《文天游记》中记载的内容判断,诸葛文天在羽落湿地至少逗留了个把月,出了羽落湿地后,便一路向南游历,在后来的游历中,经过了一条“青色的古长溪”。

《文天游记》上是这样记载的:

这是一条溪面很宽的古溪支流,河水湍急,古溪很长。这条溪的溪水清澈见底,底下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鹅卵石。

白天,这里的溪水是透明的,夜里,这里的溪水是青色的,令人称奇……

村民十分朴实,教会了我扎竹筏,这里的竹林资源十分丰富……

撑着竹筏,我一路向南,第一次体验了在溪流上激流勇进的感觉,溪流的速度要比想象中要快,一开始尝试,经验不足,很多次重心不稳,险些掉进水里……

听这里的村民说,撑竹筏是有技巧的,撑着竹筏在溪中漂行,在这里叫做“竹筏漂流”……

平时第一次感受“漂流”的魅力,我决定再多留几日……

从《文天游记》的记载来看,这又是一处神奇的地方。

游记中提到这古溪白天的溪水和夜里的溪水是不同的颜色?这是怎么回事,乾尘作为知识渊博的天问阁阁主,也一时想不明白,这溪水还能变色不成?

即使是变色,也无法解释为啥白天和夜晚还能变来变去?

海水的蓝色是跟光线的折射有关,但这里的溪水变青到底是什么原因,是跟月光有关?

想要真正寻得答案,可能只有到了那里,才知道了。光看描述,乾尘一行已经认定这是个神奇的地方,能让诸葛文天留下墨宝的地方,绝对会不虚此行。

这也正是《文天游记》耐人寻味之处,很多内容,只有描述,但不点破,这点破就可就没意思了。就像美食一样,别人说的再好,也比不过自己尝上一口,来的体会深刻。

“云云、沫沫,你们知道漂流吗?”

“尘哥,啥叫漂流?”

“公子,我也不知道。”

乾尘见两位都没听过,那就清了清喉咙,要开始介绍了,“要说这漂流啊,是这个样子滴……”

白云和欣沫是最佳观众了,瞪大眼睛,看着乾尘,听着乾尘一顿胡吹海说。

乾尘的快乐就那么俗不可耐,看到自己的一些学识可以有卖弄之处,就会戏精上身,就会肆无忌惮的显摆。

乾尘的潜台词就是,就喜欢看你们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而从白云和欣沫的视角看乾尘,就喜欢看你一副傻不拉几而又不自知的样子,时而还捂住嘴偷笑一番。

总之,相看两不厌,放在此处,恰当不过。

这一路上有乾尘的调剂,路途也不觉得烦闷,白云和欣沫既不多说,也不说破,乾尘讲啥就听啥,身边有个说书人,也是挺快乐的。

一行三人走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沿途倒是没有特别之处,不过乾尘已经猜想到了,没有在《文天游记》上留下笔墨的路途,必然是比较平常的,现在只想尽快到达所提到的“青色的古长溪”,希望能让人眼前一亮。

又走了两天的行程,终于发现了一条古溪。

“应该就是这里了。”乾尘看了看夏山荷准备的地图,虽然地图不是很详细,但从《文天游记》的行程推断,这里就是诸葛文天所提到的古溪。

不过目前正是枯水季,上游的溪水水量不是太多。

但小溪有小溪的特色,潺潺溪水,缓缓而流,这溪水清澈见底,白云用手摸了摸溪底的鹅卵石,冰冰凉凉,石质温润。

这鹅卵石还是比较常见的石头,经过这里的溪水几千、几万年的冲洗,表面已经形成了一道油润的硬膜,油而不黏,手感极佳。

这鹅卵石每一颗都是不一样的,有着各种各样的花纹,只要想象力足够丰富,这里的石头世界,也很精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感叹。

这条溪在地图上的标注是“青岚古溪”,名字中是有一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