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鲁莽的先生(2 / 3)

官官相护是必然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别说官员,就是普通人,但凡有点机会的时候,甚至更加的肆无忌惮。

换句话说就是人情世故。

御史监督官员。

但御史也是人,也会有人情世故,更会官官相护。

因此有了锦衣卫。

但锦衣卫同样是人啊,照样会和官员们互通有无,最后也官官相护了起来。

然后又有了东厂。

太监不是普通人,和科道出身的官员们有天然的地位冲突。

一个是皇权的依附产物,一个是民权的产物。

但是朱高炽都不要。

老百姓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调查部也要受到督理,谁来督理?老百姓来督理,老百姓督理调查部,调查部督理管理人员。”

朱高炽的改制,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大。

其实都是历史就有的方法。

张居正改革前,首先动的是本该监察大明廉政,却成为了人情关系网核心节点的御史。

说明了督理体系的重要性。

虽然张居正最先压下了御史,但不代表御史就放弃了抵抗。

被罢免的御史们各自回去了地方,后来又逐渐约在一起讲学养望,痛批张居正的新政,为张居正死后,清算新政积蓄了力量。

一个文明的发展,其内部的督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力量。

任何机构和人都会犯错。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在不停的犯错。

而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没有改正。

出现了问题,只要道官们能正视问题,立马改正问题,那么出现的问题越多,这个文明反而会更强盛。

那么如何保证呢。

督理体系。

什么督理力量都不如老百姓参与的督理。

因为最终的结果是落在老百姓身上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老百姓必然会用心督理。

除非只是挂名而已。

督理的权并不是实际控制在老百姓手中。

朱高炽放权给官员们,成立了内阁,官员们很高兴,如今听到朱高炽说要让百姓们加入,官员们开始了疑虑。

朱高炽没有在意。

这是人之常情嘛。

办理内阁,官员们当然乐于接受,并且大力支持,如今要在他们头上,让被他们管理的百姓们倒过来督理他们,心里当然有些不舒服。

也是朱高炽不愿冒然去应天府的原因之一。

在北平掌握了民心的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压缩勋贵,武将,官员,乡绅们的权利。

因为他让利给了百姓们,建立了有效的治理,获得了百姓们反哺的力量。

而在应天府,应天府的百姓们,谁认得他朱高炽呢,而且舆论更掌握在乡绅手中。

在北平靠着老百姓的支持,然后培养起来的这套体系的官员,才是真正的接管应天府的底气。

中午。

内阁的阁员和其余的官员离开,朱高炽准备休息片刻,以养足精神应对下午的公务。

“有名先生执意见小王爷。”张全小声的问道,“他说是关于学术打压的事。”

朱高炽皱眉,“请他进来。”

偏厅。

等候多时的先生,内心的不爽渐渐的消失,随之而起的是忐忑不安,越来越紧张。

正后悔的时候,张全笑着请他去见小王爷。

那人硬着头皮跟了过去。

“请坐。”

朱高炽很客气,“为这位先生上茶。”

先生要拜见小王爷,被朱高炽免礼,温和的小王爷,让先生内心的紧张稍解。

自我介绍了一番,说起了自己的不满,谈起了自己的不满,这位先生又像回到了学校,在讲台上的气势。

“数理是小王爷说的重要的学问,我还被聘请为大学的理数导师,后年就去加入大学。”

先生很委屈啊。

朱高炽也终于听明白了。

古希腊文明的数学很落后,一直没有小数概念,他们的数学道路是走不通的。

古希腊人的计数系统看起来是十进制,实际上只是十根手指头的原因而已。

因为他们没有位值制的概念,记数方法十分的落后。

中国古文明的数学很先进,很早就发明了十进位值制的概念和理论。

发明九九乘法歌诀,小数、负数,例如古代已有零的概念,用空格表示、以及探索开方、圆周率、方程计算、分数运算等等。

而要在十三世纪,西方才有了小数这个概念。

当时的法国还在使用落后的二十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