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朱高炽出场(1 / 3)

王府。

最懂事的姑娘,和最活泼的姑娘嫁人。

三姑娘四姑娘跟在嫂子身边,郭氏被三姑娘的纯真逗笑了。

四姑娘好奇的问郭氏,什么时候生个侄儿或者侄女出来,三姑娘说孩子要从腋窝下钻出来。

郭氏虽然笑着,可内心还是有些忧虑。

徐氏和几名王府的嬷嬷对着王府的账本。

以往,朱棣不在北平的时候,徐氏还会出面督理长史府,不过现在她全交给了长子,什么事都不过问。

“娘娘。”

有名老嬷嬷神色严肃的走了进来,在徐氏耳边悄悄说了些什么,徐氏眉头紧皱。

郭氏看见婆婆的脸色,猜到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

徐氏向郭氏说道:“你带着两位姑娘下去吧。”

郭氏明白,起身施礼后,领着两位姑娘离开了徐氏处,徐氏吩咐道:“请葛先生,金先生来见我。”

“世子在不在府中?”

“世子一早就出门了。”

“把他找回来。”

徐氏先后吩咐道。

等朱高炽从北平城回来的时候,徐氏已经从葛诚和金忠口中,明白了前因后果。

徐氏请了葛诚和金忠两人下去,让周围的人退下,只剩下朱高炽在眼前。

“老大,到底怎么回事?”

朱高炽笑着回说:“有人对北平当下的局面不满,想要通过高勉之案打压王府。”

朱高炽以为徐氏会继续问下去,高勉到底怎么死的,已经想好了应对。

“叶希贤在卫所的手腕,你就算不知道如何应对,你也当看见按察使司墨麟如何挡回去的。”

“还有葛先生和金先生,他们难道也不懂吗。”

徐氏一针见血的问着朱高炽。

“我不知道伱打的什么主意,也不问你心中的计划是否顺利,就问你对那些满腔忠义的军士是否公道。”

按察使司。

墨麟亲自出面,力抗叶希贤,就让叶希贤束手无策,放弃了在按察使司办案。

那朱高炽呢。

只要朱高炽出面,在朱高炽面前,叶希贤就是有十二万分的手段也发挥不出来。

哪怕他有圣旨。

葛诚和金忠难道看不明白,两位长史府的核心臣员,要是这点手腕都没有如何能服众。

“儿子这就亲自去密云。”

朱高炽说道。

徐氏认真的看着朱高炽,最后忍住了要问的话,她仍然选择让老大去照着自己的心意去做。

“多带些人手。”

徐氏最后关心的说了句。

朱高炽真的动身去密云了。

叶希贤在北平闹了这么久,两人还没有见过面。

其实朱高炽不希望和叶希贤见面。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也请过叶希贤的,但是叶希贤摆明车马。

一直到叶希贤请到了圣旨。

朱高炽根据形势的变化,心中也改变了主意。

他希望见到的是死人。

而不是活人。

这已经是一场人心的考验。

目前,对于王府的形势来说,只能评及格。

朱高炽没有乘坐他使用了几年的专列,此次乘坐的是蒸汽机火车,由北平铁道站直达密云。

金忠陪着朱高炽。

两人坐在专座上,朱高炽看着窗外,金忠低着头。

“南北必有一战啊。”

朱高炽突然回过头,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金忠不但听懂了,并且脸色不变。

朱高炽是通过历史,结合当下总结出来的话,这句话他很早就藏在心中。

靖难之役。

朱棣造反不是直接造反的。

如果朱棣首先造反,他的形势会截然不同。

靖难之役完全是一场绝地求生,前面的藩王用性命为朱棣铺出来的丁点道义。

这丁点道义,让朱棣有了底气扯旗。

但是朱高炽不同。

以如今北平的变化,也不可能再像历史一样,应天府就算仍然没有

朱高炽会选择先打出去。

那么他没有道义。

他需要制造一种道义,也需要考验人心,清晰的了解王府现在的号召力。

准确的说。

在没有道义的情况下,是否能扯旗拉出人马。

靖难之役前。

朝廷严苛的削藩之策,让藩王死了,获得各地的同情。

这个削藩,针对的还不只是藩王,包括王府的亲信将领。

做事讲究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