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龙城之君心(1 / 2)

浔之满目如天上雪一样亮亮。

伞面全是落雪,斜着抖了抖,推着华可问出了书塾,没有选择大门而出,而是往另一处更为人少寂静的地方。

华可问鲜少说话,来听书不过是为了打发打发时间,并无考取功名之心,这些浔之都知道,所以每每都能掐着点来接人回家。

“适才我过来,新龙城的那条小溪不仅结了冰,还看见好些的小孩儿穿着棉鞋在上面踢彩球。可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华可问点点头,声如雪后水上的第一道橙黄的光:“一切依你。”

轮椅没过一段路,路上便留下两道黑痕,不过一会儿,新雪再度覆盖。

两人停在小竹林下,浔之把手中油伞放在可问手中,然后蹲下身掸了掸不小心落在他膝盖的几片雪花。

“无碍。”华可问说。

“看着心疼。”浔之抬眸,伸手在他发顶轻揉几下,“今日可问可有学到什么?”

“学了一句诗。”

“什么诗?可喜欢?”

华可问眼神温柔,抚摸着他的手轻声,却声声入棉花,软而丝丝缠绕不已:

“朝驰鹜兮江之浔,夕弭节兮县西之侧。”

两人雪中对望,没有过多言语,却都眼含彼此,最后,浔之抬身向前,在额头落下轻轻的额吻,摸着逐渐红热的脸颊哄道:“父母为我取名为‘浔之’,今日从你口中听来,甚是喜爱。”

华可问道:“上善若水,浔道汇之。”

浔之道:“君心我心,浔愿随之。”

雪落下来,像一片又一片累积叠加的羽毛,掩盖了山川河木,覆盖了瓦砾砖墙,世界随之变得静谧却也安适。

小溪冰厚,好些的大人孩子都在上面玩耍,孩子们前后追赶,一只彩球灵活地穿梭在腿间。

嬉笑声充斥在耳朵里。

“诶?这不是可问跟浔之吗?这么冷的天,可得穿厚了些,尤其是可问,身子薄可千万别着凉了。”

来人是之前来过医馆看过病的刘大婶,说着话,揭开篮筐上的覆盖蓝布,从中取了些热乎乎的葱油饼。

浔之摇手致谢,还是强塞入华可问怀里。

“我还不知道你们俩吗?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两人父母都…….你们又一同长大,情谊自然是把对方看作是亲人,我们这些做邻舍的,不想着你们又有谁来想着你们呢?”

华可问捧着热热的饼,手指抖了几下油皮纸。

浔之低头要摸他手是否发冷,对方却往后缩了一寸。

浔之就着动作在原地怔了下。

旁边的刘大婶还在说话:“话说回来,你兄弟二人今年得有二十一二了吧?也该娶妻早早生儿育女,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东家媒婆,你二人面相如此俊朗儒雅,定然有好些姑娘喜欢。”

华可问头低得更下去了,像是要钻入胸襟。浔之蹲身问道:“可冷了?”

刘大婶也弓腰问过来:“可问身子弱,千万别被这寒冬冷气伤了这身子的才好。”

华可问还是不愿开口。

浔之探了下额头,华可问却快速撇开,可那只手似乎不依不饶,不管自己怎么避让还是找准了位置。

“是有点烫,”他收回手,“可问,你现下身子感觉如何?”

“没,没事,有点热。”话刚落,浔之的手又握向手心,在感觉里面的热汗,才确认没有大碍,暗暗松了口气。

看到这些,刘大婶打着玩笑:“诶哟!你们两个,可真像我跟我家老头子年轻时刚谈上那会,他也是这般担心我…….”

“浔之,我有点冷了。”

“好,我们回家。”

浔之一向对他有求必应,跟刘大婶致谢告别,她说着有好姑娘定然帮之留意。车轮声越来越远,直到拐进小巷,透过医馆外面的车道进入里院。

“我想看桂花。”

“好,你把伞留着,我去给你找件厚实披风。”

已入深冬,院子里的桂花却开的正好,满院溢香,树腰的红绸往右上方扬起,没有人知道上面有两个人的名字,一笔一划,都来自心意。

华可问手指描绘着“浔之”字迹,从包里拿出书塾带回的笔墨,在其后缀上一朵桂花。

笔落,在旁看着的浔之把披风遮在身上,哈着气烘着手。

过了一会儿,华可问想要收回手,又被紧紧牵住,抬眼迎上那双注视的眼睛。

“心中对我可还喜欢?”浔之问。

“山是故人眸,柳是纤纤手,遇你之后,步步难走。”华可问目光灼灼,却还是低下目光。

他仅仅有一副说得过去的皮囊,可不论从何处看,都不如浔之。

他们在人后处互宣爱意,却不敢像普通人那样光明正大地执手,一切过得小心翼翼。

浔之道:“我自小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