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米石(2 / 4)

那山杜鹃 白米石 2716 字 4个月前

界。

梅山和梅花无关,那到底为什么叫梅山呢?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梅山区域为楚国所据,楚国是芈姓,这里就叫做芈山。芈的发音是拟山羊叫的声音,和“梅”很相似。后来中原汉人不断往南扩张,芈山区域的原住民越来越少,不知何时,芈山也变成梅山了。

原来的楚文化也流传下来,逐渐形成了带有巫术的各种仪式,掌握这些仪式的人被称为“梅山教”,也叫“梅山”,都是神秘莫测的人。

梅山区域也是蚩尤的出生地和与炎帝黄帝大战的根据地。蚩尤本来是炎帝的部属,后与炎帝大战,把炎帝打败了,但不敌炎帝与黄帝联军,蚩尤被黄帝所杀。黄帝非常佩服蚩尤,封他为战争之神。蚩尤部落也融入了华夏,其创造的灿烂文化,也成了华夏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

《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今长沙),南接邵(邵州,今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常德),而梅山居其中。”

梅山区域山地居多,山峰相连,兼有丘陵、岗地、河滩、平原,自古不服王化,民风彪悍,形成了独有的带有巫色彩的梅山文化。

雪峰山原是梅山南部边一些山的合称。1945年,雪峰山会战重创日军,没多久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雪峰山会战也因此蜚声海内外,于是,民国政府就把整个梅山区域改称之为雪峰山了。

雪峰山西南-东北走向,西南起于宝庆市巫水北岸、东北止于益阳市,长350公里、宽80~120公里,是湖南省内最长的大山,主峰苏宝顶位于洪江市境内,与雪峰县毗邻,海拔1934米,常年积雪,故名“雪峰山”。湖南省三大水系的沅江、资江均发源于雪峰山西南部。

在那场大暴雨的前一天,也就是当年高考结束的7月9日。那时候的高考是每年的7月7日开始,到9号结束。那天还是热得出奇,丝毫看不出将要下雨的样子。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只有火辣辣的太阳在炙烤着大地。

那是文修参加的第一次高考,考完试,背着高中三年学习生活残留下来的一大包行李,辗转三十多里路,从坐落在县城的雪峰一中回到后沙镇白石村的家里。

后沙镇坐落在蓼水河河畔。蓼水河是资江发源地的一级支流,从雪峰山东麓流出,进入丘陵地带,转弯向北,弯弯曲曲二三十公里,沿途汇集多条小河小溪后,水势渐大,泥沙冲积出厚厚一片山环水抱的高地。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大集市,称为“厚沙市”,自汉代开始,就是湖南西南部的经济、人文胜地,民间称为“小南京”。雪峰县1952年建县以后,这里改为“后沙镇”。

蓼水河流经后沙镇后流向东北,途中绕过丘陵,穿过岗地、平原,弯弯曲曲约6公里,然后拐向东南。

在拐弯起始处的东南岸壁处有一约20米高的巨石临潭耸立,远远看去就像是挂在潭边的石壁上,叫白米石。

白米石旁边有一个渡口,湘黔古道从此经过。白米石后面的村就叫白石村。

相传白米石脚下曾经有一个四四方方、约一升大小的小石坑。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石坑里就出现满满一升雪白的稻米,刚刚够在白米石旁边摆渡的单身老头吃一天的,不会饿肚子。

寒来暑往,摆渡老头风雨无阻,迎送着一批批南来北往的过客。

一天早上,他在小石坑舀米时,突然想到,要是这石坑能大一些,就能多一些米,那该多好,吃饱肚子后,还可以拿去换一些米酒喝。

说干就干,那天傍晚送走了最后一批人后,他就拿着一把凿子、一把斧头,就着河面反射的月光,叮叮当当忙乎到半夜,把小石坑凿大了不少,开开心心唱着山歌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头换了一个大米箩来装米,一边走一边想着从今以后,每天就可以喝两顿米酒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可是,等他走近白米石一看,石坑里面竟然没有了雪白的大米,都变成了稻谷。他悻悻地用米箩把稻谷都盛上,回家用石磨碾成米,也刚刚是一升大米。

再过了一段时间,老头又想,这碾稻谷虽然费点劲,但是如果稻谷再多一些,不也可以碾出更多的大米么?

于是,他又去把石坑凿大了不少。出乎意料的是,到了第二天,石坑里出的竟然都是谷糠。老头把谷糠带回来喂鸡,鸡能多下几颗蛋。

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老人想多养几只鸡,谷糠就不够了。他就又去把石坑凿大一些,想多有一些谷糠。让他懊恼的是,第二天坑里什么都没有了,气得他用泥沙把石坑填了。

文修父亲说他年轻那会儿,每次去白米石下面的深潭洗澡的时候,都能看到那个填满泥沙的石坑。

到了1958年11月底,全县响应中央号召大炼钢铁,在白米石上凿眼放了几炮,把靠近岸边的半边石头炸掉了,整平了一块场地,架起了一个土高炉,炼了几次铁。那个石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