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治理东临岛(1 / 3)

就在大家欢呼胜利的时,许长安已经在思考着下一步:一是要想办法快速恢复岛上经济,让老百姓生活走上正轨,二是如果宣布独立,必须要有自保手段。许长安找来许文君算帐,发现这一个月的瘟疫医治,花掉了将近一亿两金票,当然,用掉的不只是药品,还有大量粮食、牲畜等,许长安看着仙游县码头,要许文君拿两千万两银票给沈素梅,要她将族人安置在仙游县,并新建码头,同时将八艘客轮中的六艘改造成货轮,也就是十艘大铁船中只保留两艘客船,其余八艘全部为货船。

仙游县城,由近一百辆四轮马车组成的庞大车队在县令王孙安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往寻天城而去,官道虽已破烂,但毕竟是官道,这几天王县令特意安排人进行了简易整修,过马车没有任何问题。

因连续赶路,第二天车队便来到了寻天城下,到底是郡城,寻天城有高大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门,城门下,各级官员和衙役、护卫早早站在两边等着新任郡守大人的到来。许长安并没下车打招呼,而是通知车队直接进城,郡守府位于城中高处,车队来到郡守府前广场,郡守府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大门口站了两排护卫,许长安下车后,带头的护卫迎了上来,他仔细辨认许长安后,跪下道:“参见郡守大人,奉燕皇之命,我们前来接收和守护郡守府,如今大人已到,我们的任务已完成,现回皇都复命,请大人入郡守府。”

许长安看着这名护卫头领,想了想,说道:“你们辛苦了,请转告皇上,望皇上多保重。”

“是。”

护卫头领站起身来,对守在门口的护卫命令了一声,然后所有护卫都离开了广场。

许长安要许诚带着各支脉的人在城内购买住宅安家。又对陪同而来的王孙安道:“王县令,你通知所有官员,明天早上到郡守府大堂来议事。”

许文君带着许云儿离开了广场,其他人则在搬着车上的物品,许长安并没有管这些,而是一个蜻蜓步上到了郡守府的屋顶,他看着脚下的郡城,四周的景色很美,这里是新家,自己是家长,一定要让这里成为许家人永久的家,不要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吃晚饭时,许家人坐在一张大圆桌边,之前许文君要许诚从支脉中找来两名可靠的族人来分别管理丫环和家丁,看来办事效率很高,几名丫环将菜端上桌,还上了几瓶许酒,许长安招呼大家吃饭,并打开了一瓶酒,香飘四溢,有好久没有吃得这么开心了。

吃过饭,许长安走到偏厅,看着墙上挂着的东临岛地图,久久未动,他在思考着今后的路:根据推算,整个东临岛长约四百公里,宽度也差不多,大概是十五六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省面积大小,比韩国面积大一点,经过疫情的洗涤,人口所剩不多,只有约三四十万人,地广人稀,这也不是坏事,人少有利于教化,不利的是如果北狄或是燕国打来,都没有人口进行抵抗。

第二天一早,东临郡各官员都来到了郡守府大厅,许长安坐在主位,许文君和许云儿站在两边。

一排身着官服的官员走了进来,约有十二人,都是地方官,也都是文官,因为东临岛并没有军队驻扎。

“参见大人。”官员站好后,抱拳躬身行礼道。

“免礼,大家请坐吧。”许长安说道。

官员们有些不敢相信,以前可没有这样的习惯,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大厅里下级官员是不敢坐的。许长安见他们都不动,也没有强求了。因许长安新上任,王孙安对所有官员一一进行了介绍,三个县令和东临郡负责牢房的、负责刑责的、负责税收的、负责农事的等。

“各位,本人许长安,也叫姜子牙,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商议一下,怎么样恢复东临岛。”许长安问道。

“大人,瘟疫伤及了东临郡的根本,现在人丁稀少,各家族也都破落不堪,连郡城也不过十来万人口,大人赶走瘟疫救了我们,是全体东临岛人的大恩人,我们将唯大人马首是瞻,大人说怎么做,我们坚决执行。”王孙安说道,其余官员均附和。

“嗯,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推辞了,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出台一些政策,大家认可的话,可以留下来,如果不认可,可以离开东临岛,我用铁船送你们离开。”

“是。”众人齐声回道。

“我来介绍一下。”许长安看向许文君道:“这位是许文君,是我姐。”然后许长安又看向各官员:“我的第一道命令是:新设置一名副郡守,由许文君担任,以后我不在时,由副郡守代为管理全郡。”

“是。”众官员又齐声回道。

“第二个命令是:从今天开始,每月逢五号、十五号、二十五号早上到郡守府议事,无故不得缺席,如有急事或突发事件,各位应及时上报到郡守府,隐瞒不报者,重罚。”

“是。”

“第三道命令是:东临郡因瘟疫影响,全域免税三年,休养生息。”

“大人,免税,那朝廷的上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