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张戎讲的故事(1 / 2)

张戎说两年前他跟另一位师兄,遇到过一件他至今难忘的事。

说当地有个村子,这个村子里的小孩老是生病,隔三差五就发烧生病,一个小孩刚烧退,另一个小孩又接着发烧。

就这么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村子里的村医就觉得有点奇怪。

虽说小孩子体质差,免疫力低,但也不至于一个接一个地生病啊。

后来这村医就把生过病的小孩,连同他们的家里人,全都叫到了诊所,开始一一询问这些小孩,问他们生病之前有没有见过什么奇怪的人。

然后这些小孩口径出奇地统一,全都说生病前见过一个穿着肚兜的小男孩,而且这个小男孩长得很可爱。

有年纪稍大一点的小孩,表达能力稍强一点,就给村医形容,说这个小男孩很矮,就像刚出生没多久的弟弟一样,但却会走路,而且跑起来还很快。

在场的大人一听这话,顿时脸色煞白,吓得不轻。

如果真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他怎么会走路呢,还会跑?

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孩子见鬼了,加上孩子阳气弱,撞见了不干净的东西,就容易生病。

村医也见过一些世面,知道这事儿不简单,他处理不了,于是就联系了自己在城里的同行,让同行介绍个有本事的人来村里一趟。

后来那个同行来了青阳观,找青阳观求助,师公就派了张戎和另一位师兄前去处理这件事情。

当时的张戎,已经有了很多处理这些事情的经验,所以和那位师兄也没调查多久,就弄清楚了事情真相。

他们最先调查出了那个穿肚兜的小男孩身份。

毫无疑问,这个小男孩是鬼,并且是出生过后,还没满月的鬼婴。

这个鬼婴的父母都是村子里的人,父亲叫张强,母亲叫陶小娟。

这两口子年龄都挺大了,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也将近五十岁,身为母亲的陶小娟在将近五十岁的时候才诞下这个孩子。

老来得子,夫妻俩自然是把孩子当宝贝一样。

他们年轻的时候一直想要个孩子,但一直都没怀得上,去城里做检查,身体也没什么问题,为此他们甚至还去庙里求过子,这庙里的僧人就告诉他们,多做好事,行善积德,将来还是有希望能怀得上。

于是这夫妻俩就一直做好事,谁家老人病了,就去照顾,谁家忙不过来,也去帮忙,他们就带着这个信念,成了村子里最有善心的人。

一直到陶小娟将近五十岁的时候,她终于怀上了一个孩子。

夫妻俩就跟中了大奖似的,一直坚信是他们做好事,有了福报,老天爷才赐给了他们这个小宝宝。

可是命运从来都不是讲逻辑的,也不会讲道理。

这个孩子出生以后,身体就一直出问题,最终没能挺过满月。

对于陶小娟夫妻来说,这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夫妻俩盼了二十来年,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孩子,结果这孩子来到人世还不过满月,又撒手人寰了……

这还信什么善有善报?

夫妻俩当时就病倒了,两个人可谓是一夜间就白了头。

好在村子里的人都念及这夫妇俩的好,全都跑来安慰,又帮忙干农活,每天又轮流来给他们送饭,来开导他们。

既然孩子已经没了,总归是要接受现实的,在村民们的开导下,这夫妇俩也只能接受现实,逐渐好了起来。

可是人在面临巨大打击之后,心态很容易发生转变,根本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恢复如初。

后来村子里又有人生了孩子,生孩子的这家人也心善,知道陶小娟喜欢孩子,于是就让这个孩子认了陶小娟当干妈。

可是谁也不知道,陶小娟的内心早就扭曲了,她心想她本来就有个孩子,她盼了二十多年才有的孩子,长得那么可爱,说没就没。

结果其他人的孩子,竟然长得这么健康,长得这么白白胖胖。

这公平吗?

这不公平。

于是在这个孩子满月的当天,她做了一件事情,她趁着周围没人的时候,用力去拍打那个孩子的囟门。

囟门位于人的颅顶,分为前囟门和后囟门,新生儿由于炉顶的骨骼还没发育好,囟门就会处于暂未闭合的状态,那个地方会有轻微的跳动。

如果新生儿的囟门遭到外力伤害,轻则影响脑部发育,留下后遗症,重则变成痴呆或者直接死亡。

我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孟一凡刚出生的时候,也差点被人伤了囟门。

当时她妈妈在老家坐月子,隔壁邻居的一个大妈,毫无理由,也没有什么仇怨,有一天就偷偷拿针想去扎孟一凡的囟门,好在当时被孟一凡的外公看见了,当场就把孟一凡抢了回来,然后把那个大妈暴打了一顿。

后来据说那个大妈是因为看不惯孟一凡体格这么好,比她体弱多病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