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谢玥他样貌平平(1 / 2)

九月末,助国长公主正式启程。

定安城跪着满城百姓,哭声不绝。

城外十里还有百姓跟随,文人墨客更是醉酒写下一篇篇诗文,有位爱慕成狂的公子,竟在当天自焚而死!

每过一城皆是如此,若不是和亲队伍全是红衣彩装,更像是出殡一般。

助国长公主不管外面哭声震天,一下车窗也不曾开启。冷漠无言的继续前进。

北辰文官虽也经常骑马,却受不了如此疾行。

“这么着急干什么?又不是急行军,我这大腿两侧都破皮了。这帮南昭官员倒是会享受,个个坐着马车。”

“李大人不要抱怨了。咱们北辰可不是娇弱的南昭人,自然不能输了气势。”

“启禀李大人,南昭助国长公主要入定北关休息!”

“什么?经过多少城市都是过而不入,天天在野外扎营。

如今谢将军就在定北关外等候,她反而要进城休息!”李大人气的不轻。

“李大人莫要生气,这定北关对这助国长公主可不同。她从小就在此关长大。

公主嫁人,在无回国可能,她想看看曾经故地有何不可。

先不说你我说了算不算,咱们就不该拦着。

你去传信给谢将军,就说公主进城休息,让他关外稍候。”

当到定北关南城门外,余思佑已经带着将士们等候。

马车停下,早夭下了马车。

定北关将士整齐喊道:“末将恭迎将军回城!”

早夭笑着点头:“各位起来吧,我想在看一眼这定北关,不必跟随。”

余早夭一身素色白衣,头戴荷花玉钗,一步一步向定北关走去。身后所有人下车下马,跟随入城。

城内百姓跪在道路两旁,哭声压抑不住的传来。

“大小姐。”

“大小姐,老妇给您做的鞋袜。老太婆我年纪大了,怕是再也见不到大小姐了。”老婆婆哭的不能自已。

早夭接过包袱交给随行士兵,笑着扶起老婆婆:“婆婆,起来吧。大家都起来吧。

当年没有给你们送来酒肉,今日我出嫁,给大家准备了。让他们放在余将军处,稍后都去领。

大家莫要哭,我出嫁你们皆是娘家人,开心些。”

大家站起身,女子们相互抱着落泪,男子悄悄擦着抹着衣袖。

早夭径直向馄饨面摊子走去。

刚坐下就对老板说:“两碗馄饨面,一碟卤肉。一碗不要芫荽。”

泰诚刚想坐下,被早夭一个眼神吓到了另一张桌。

随行官员好奇,也纷纷点了一碗。

面上来,年轻的老板说道:“大小姐,我刚做没几年,不如母亲的味道。”

“李婶他们呢?”

“我爹四年前没了,我娘身体不好,在家带孩子,我和媳妇接了这小摊。你尝尝,不行让我娘做。她应该也在城里哪个地方等着见您呢。”

早夭尝了没有放芫荽那碗,盯着馄饨笑着说道:“汤底浓厚,馄饨鲜香,面也劲道。确实名不虚传。”

说完就慢慢开始吃。

几位官员纷纷品尝,泰唯低声吐槽:“着实一般。”

吃了饭,早夭好像心愿已了,正要起身离开。

李婶牵着两个小童跑了过来。

看到空了的碗就哭了:“哎,您等等我呀,我给你再做一回啊,大小姐啊,没吃到我亲手做的馄饨面,我心里好难过。您怎么不等等我。”

早夭过去抱住李婶,笑着安慰:“那碟卤肉还是您的手艺,我尝到了。

时过境迁,往事难追,这便够了。”

泪洒故土,早夭拜别百姓,随即坐上马车出城而去。

将士、百姓步步跟随,来到城外。

红色和亲仪仗出现在定北关北城外。

谢玥骑着烈风,时隔多年再见,心情复杂。

定北关所有人下跪。

余思佑大喊:“姐,弟弟送您出城!”

“送助国长公主、送我定北关战神!”

“送助国长公主、送我定北关战神!”

“送助国长公主、送我定北关战神!”

一声一声,响彻云霄。

鸾驾停下,早夭站在车外。

“这南昭公主居然身穿白衣出嫁!”谢玥身边一位小将惊呼。

寇重惋惜道:“红衣女将终成神话。”

狄世低下头轻语:“是给江公子穿的吧。”

谢玥望着早夭,一语不发。

早夭站在车上,回头望向定北关。

手中长剑出鞘,左手握住剑刃,剑刃划过手掌,鲜血涌出。

手臂横向伸出,鲜血尽洒入南昭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