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倒霉的只有我月(1 / 2)

这一次扶苏回到羽阳宫,宫中上下都是拍手庆贺。

“太子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粱在一旁恭喜。

灌夫则满面愁容地追着问,“我能去吗?”

“废话。”

灌夫见太子这么回答,自然哭丧着脸站在了角落里。

“你身为太子少庶长,你不陪同太子,难道要让宫中女婢陪同吗?”信忍不住问。

灌夫却道,“太子都不让我去。”

扶苏忍不住拍着灌夫的肩,恨不得伸手进去把他的脑筋给捋弯,“灌夫啊,你可真是我的快乐源泉。”

粱早就急的满头大汗,扶苏这么一说,他更紧张。灌夫却在这个时候拍着粱的肩膀,“我看好你。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你可是中书舍人。”

平日里围着赵高转的那些宦侍们见了,纷纷贴心地上前搀扶,询问缘故。

“你去告诉即将出使楚国的使臣,让他们到了楚国,带上礼物去拜见王后的生母楚国太后。向太后问好,同时打听清楚太后这些日子里的身体状况。”

王后那样的心肠,大王稍微为她做点事,她一定会和大王和好的。

赵高领了命,出去之后走起路来,那是六神无主。

他只是人,不是神。

粱似被晴天霹雳打了一遭似地,木在原地半天憋不出几个字来。

信望过来,恨不得在灌夫嘴里塞上一块布。

“确实有道理。”其实扶苏自己心里也有一个答案。他父亲想要试试他,到底有没有能力应付地方大臣。

嬴政大笑着,虽然觉得赵高在这件事上反应有些夸张,但是嬴政没有多想。

他在去年的时候,被几个小人偷偷在太子面前告他的状,说他天天给赵高汇报行踪。

“怎么了?”嬴政望向他。

嬴政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全看你怎么用人。

扶苏坐在案前,双手环胸看着粱。

王后一旦再次取得大王的信任,到时候一定又会因为过去的事情在大王面前参自己一本,把过去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全部都抖落出来。

他是内廷出来的,有很多眼线和人脉。

扶苏看向粱,平日里数他见赵高跑的次数最多 。

“不急,你慢慢想。”

“原来那天太子突然来看大王是为了这件事。”

一想自己还要十几年才能继位,想想都觉得窒息。

“长久的居住?君父尚且不愿意我前往遥远的蜀地,又怎么愿意我在颍川久居呢。我想君父只是想让我去韩国旧地看一看,恐怕君父还有其他用意。”

“只是臣不知道王后现在怎么了,都不愿意来章台宫了。臣这就去帮大王办妥这件事,希望王后能够高兴,到时候又能像以前一样,常来章台宫。”

“再说了,宫里就算是内廷长官,也不够资格进言,更加没有机会接触王后。只有太子了。”

是谁给大王通风报信,让大王去询问王后生母近况的啊。

太子越是装作不知道,粱就越心慌。这件事就成了粱心里一个疙瘩,至今没有解开。

信不想搭理灌夫,这个人大大咧咧管不住嘴,迟早要给太子闯祸。

赵高说着,竟然流下了眼泪。

“如果大王和王后重归旧好了,太子确实地位越发稳固了。就是太子做的呀!”

信和粱对视一眼,都没有答案。

灌夫顿时又眼前一亮,“太子,您又同意让我去了。我就说,在太子心目中,我是最重要的。”

“大王派太子前去,正是想用太子的仁义之名,去安抚当地的庶民。臣以为太子此去韩地,可以带去曲辕犁,分给韩国的百姓,到时候再召见颍川郡的工匠,对他们一一给予封赏。到时候太子就可以获得名声,而韩国旧地的百姓也可以得到安抚。”

信问粱,“我真的不明白。他为什么生的如此身强体壮个子高,却能够做到不带一点脑子。”

自己好像过分地高估嬴政了。

结果自己刚十五岁不到,就有宦侍趁着自己洗澡时偷偷告诉自己,粱经常把他的行踪汇报给赵高。

粱很犹豫,太子是在试探自己吗,这是在给自己机会吗?只要自己肯开口,就可以打听到这件事。

还是让他来做点正事吧。

“对呀!大王常常说,思考问题,要从利害关系上入手。那个告诉大王这件事的人,一定能从大王和王后和好这件事上获取巨大的利益。否则他不会冒着触怒大王的风险去进言,掺和大王的家事。”

殿内忽地一片悄寂。

“粱,伱觉得君父何意啊?”

赵高只是不耐烦,撒丫子快步跑回了家。

“好啊,大王一家快要其乐融融了,太子地位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