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夸张物价(1 / 2)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松茸如此,口蘑也是如此,虽然这个没有松茸稀罕,但至少她在集市上还没看到谁卖蘑菇,于是她笑着回答:“一块大洋一斤。”

邹大厨胖乎乎的脸上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小闺女这价格可不算低啊!那你这鸡蛋,想必也不便宜了?”

唐粟也不扭捏,“一块钱一个,五块钱六个,我这个鸡蛋好吃的很,上次送您两个,应该能尝出来不同,鸭蛋要贵一点,你看我这鸭蛋可是和鹅蛋差不多大了,一块五一个,十块钱七个,”

“这么肯定我会要?比起地皮菜,这价格可真不算低了。”

唐粟自然也知道,可这些东西让她卖便宜,她是真觉得亏,她有便宜菜啊,但这些不能卖便宜,虽然便宜了能卖不出,但不对等。

这就好比你明明吃不起鸡蛋,我卖便宜了,你吃得起了,就会想更多,提更多的要求。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买不起,就不会往那方面打主意了。

而那个老太太就属于无赖,明知道她的鸡蛋好,个大,卤过的吃起来香,有味儿,不去买更便宜的白水蛋,非要让她让价,这就是欺负她一个小闺女,这种人,谁对上谁倒霉。

这也是为什么鸡蛋卖不出去,她还要坚持不降价的原因。

唐粟将自己的底价报了出来,邹大厨听了却没吭声,她也不急,就立在旁边等。

这年代人人都瘦的跟麻杆似的,只有油水足的大厨稍显肥胖,眼前的邹大厨,国营饭店的孙大厨,他们的身材,可都属于发福的类型,足以可见他们在厨房这一块儿,都是能说得上话的。

她这价格是高,但是他们也知道她的食材好,食材好了,做出来的菜肴就有分量,用来招待人最为合适,领导一高兴,他就不赔本。

“鸡蛋鸭蛋你如果都按一块钱一个的价走,口蘑我就给你按一块大样一斤,你觉得能接受了,咱们就合作愉快。”

唐粟没着急拒绝,而是先问:“这两种蛋,你能要多少?”

“一个星期给我各送五十个吧,你也知道,这领导可不是天天来,天天在,口蘑的话,三天送一次,一次送五斤。”

唐粟知道,自己得让人家有个赚,鸡蛋一块钱一个,鸭蛋如果也按一块钱一个,这大厨就能从中赚五毛钱,她不能不让人家白白接了她这单生意,还不落个好。

唐粟看了眼周遭的人,注意他们打扫完卫生就走了,她立马点头应下。

“成,一会儿我给采买说,鸭蛋一块五一个。多出来的都给您。”

邹大厨会心一笑,拍了拍唐粟的胳膊。

“成,你这小闺女机灵,不错,以后有啥好的,只管送过来,只要叔看上了,就收。”

唐粟嘿嘿一乐,“那就麻烦您邹叔叔啦,那今天这些……?”

“走,我带你找采买,”

“可我今天就带了两斤口蘑,二十个鸡蛋,十个鸭蛋,”

“没事儿,过两天你再送不就行了?”

唐粟心里有谱,就点了下头,跟着邹大厨去找了厨房负责采购的干事。

等她从机械厂出来,手里拿了两块大洋,三十五块钱,这其中鸭蛋多出来的五块钱好处费她没直接给人家,想着等明天送完,再跟大厨说她藏在哪儿,让他自己去找就行了,也省的被有心人给看见。

出了机械厂,她又背了四个西瓜到菜市场门口卖,五毛钱一斤,四个西瓜加起来足足有六十五斤重,去掉零头,熬到天黑,她卖了三十块钱。

价格虽然低了点,但若卖一块钱一斤,也得有人买才行,这个比不得她自己养的鸡,那可是空间灵草灵水长大的,兽世种植的,她还是能让价的。

前面说过,建国之前的货币极其乱,就她从视频中了解到的,就分大洋,法币,银元,伪中储券,以及后来发明的伪币军用票甚至是金圆券,还有各省各地的一些通用券,那岂止是一个乱?

就连粮价从民国初期的10元一石,上涨到民国7000万元,这都多少倍了?

当然,货币的兑换比例也是不一样的,至少现在大洋还是流通的,前期不知多少银子被流通海外,论货币发展史,很复杂,她都看到不少出版书里进行介绍,足以可见这也归入历史档案了。

而自从倭国被剿灭,N战没有被开始后,国家控制下的粮价已经比视频中的好太多。

且视频里的华国,和如今的唐国,从根本上已经分开,大抵日后可以用平行时空来形容。

所以如今拿着手里买菜攒的这点钱,除了手里的这几块大洋外,就她那一百块钱不到的钱,最后也不过买了十斤米而已。

本地不产米,米是所有粮食里最贵的。

质量还没有她自己种出来的好。

不过她不后悔就是了。

毕竟啥时候都得以食为天,粮食更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