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地皮菜(1 / 2)

唐粟直接骑车去了县城,平时走路要两三个小时,如今骑车一个小时可就到了。

路说这个时间已经过来买菜的点了,主要她决定也下的晚,八.九点钟既然早上买菜那一拨赶不上,那就晌午呗!

汽车站虽然统共没几辆车,还都是从市里面发过来的,县城估摸着不超过两辆汽车。

可好歹也是个站,而它旁边,则是老百姓自发的小集市,说是菜市场也有点过了,因为这里太过简陋,就是几个棚子搭在一起,倒是有人管理,可不是谁都能出的起那个摊位费,所以更多人选择在外面摆个摊。

唐粟绕了一圈,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一筐子的鸡蛋放到车后座上,然后小心翼翼的一手扶着,一手把着车把来到集会,找了个空位置蹲下来。

这年代缺肉少蛋,主要还是喂不起,人都还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喂鸡喂鸭?

可唐粟这一筐蛋,左面是鸡蛋,右面是鸭蛋,且个头都不小,当然,价格也比较贵。

虽然她不想要这个时期的钱,太乱了,说变就变,一变则将变为废纸。

斟酌考虑后,她选择了大洋,一块大洋三个鸡蛋,两个鸭蛋,价格一出,但凡瞧得上她这蛋的,都嚷嚷着贵,毕竟大洋在前段时间动乱时期,可能五块十块就能买个不咋滴的老媳妇了,她竟然敢这么卖。

唐粟不缺银,不缺粮,之所以还愿意来这儿卖,主要是想看看当下老百姓的生活。

她送给别人粮食是一回事,卖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不舍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贱卖。

问的人的确是多,她倒是想写个牌子,可那也得有人识字才行,在这个当下,不说文盲率百分之百了,也有个八.九十,倒不如多费点口舌。

虽说有国家掌控粮价,但毕竟还没正式成立唐国,省市县乡镇的粮价还是有些区别的。

她这些蛋的个头都比寻常的蛋大,卖贵点她觉得理所当然,可老百姓却不买这个账。

这一点从她之前卖的那次茶叶蛋就瞧出来了,有钱人是有,但得碰。

这不,蹲了一个小时,也没卖出去一颗,这就足以证明老百姓的条件吃不起这些蛋。

吃不起蛋没关系,她不卖就是了,但不会贱卖,毕竟日子不好过的人,是不会想起买蛋买肉的。

她也没浪费时间,一个小时过去,无人问津,就推着车到了隐蔽地方收进了空间。

再出来的时候,筐子里堆压的全是菜,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豆角、黄瓜、茄子、番茄、辣椒、各类叶子菜、野菜泛滥的季节,菜市场不缺这些菜,但唐粟摘的这一筐可不是一般的菜,那是地皮菜。

黑乎乎的有点像木耳,生长能力非常强,几乎适应所有环境,哪怕几十年干涸,一遇水就能活,且她都是在雨后采集回家的,兽世这玩意儿没人采,长得尤其的旺盛,一抓一大把,溜着地皮尤其的肥美。

地踏菇,也就是地皮菜味甘性寒,清热凉血,并辅助降压之功效,配合着鸡蛋吃特别出味儿。

但是他们这地方很少人识货,所以别看她摆出来了,很多人路过都是问一句。

“咦,这是黑木耳吗?”

唐粟就会下意识的进行解释,她卖的不算贵,一块钱一斤,主打一个稀罕。

当然,也有识货的,一看她这地皮菜的品质,就直夸好,吃过的人一问价格就会让称,多则三斤,少则一斤的买,不识货的,没吃过的,又怕买回去做了不好吃,浪费,所以眼瞅着到了晌午,统共也没卖几斤。

唐粟也不急,本来就是打发时间的买卖,卖多卖少都是个意思。

但她没想到会遇到国有厂子的大厨,匆匆离开后,又匆匆拐回来,一看是地皮菜,很是惊喜。

“这菜怎么卖啊小闺女?”

“大叔,一块钱一斤,你看我这地皮菜多新鲜,还水灵着呢,不管炒菜还是炖汤,都老好啊,还有清热、降压之功效呢!”

孟大厨明个儿要招待领导,这几天都在采买新鲜的食材,唐粟的地皮菜他一瞅见,就激动的不行。

一听一块钱一斤,他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问:“你这里有多少?”

“大叔,我一共挖了二十三斤,现在还剩下十八斤,只多不少。”

“成,剩下的别卖了,都给我吧,你跟我去红星机械厂,送到我们厨房,然后有人会给你结账。”

唐粟高兴的站起来,“谢谢大叔,”

大叔也不是个话多的,点了下头就拎着手里的东西走了,唐粟直接将东西捆绑到后车座上,收了秤砣,蹬上车子慢悠悠的跟着那大叔。

大叔没有骑车,听到动静回过头看她,朝她挥了挥手,还指了个方向,说了具体位置。

唐粟点了头后,快他一刻钟先到了机械厂大门口,也没着急往里面进,就在门口等着。

这个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还没到下班的时候,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