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维修房子(1 / 2)

这么一解释,所有人都深以为然,随后报名的就越来越多了,只要干过泥瓦匠的,做过木工的,抹过墙灰的,统统有一个算一个,唐粟也果断的邀请他们明天就来干活。

“我家啥也没,你们有什么工具就带什么工具来,我现在就去干亲家拿锅碗瓢盆。谁家有架子车,能不能借我用用。”

唐粟非常有礼貌的朝村民们借东西,谁愿意借给她,她就掏出来几块儿糖给人家家的小孩儿。

她这一举动惹得同村的村民对她更好奇了,等她一走,大家伙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怎么感觉这唐粟像暴发户一样啊,刚才还说去什么干亲家里拿锅碗瓢盆,这唐家啥时候有干亲了?”

“那谁知道呢,反正以前可没听他们说起来过,要真有干亲戚,为啥还跑到东北去投奔他们家大儿子啊?”

“就是就是,说不定真如黑妮说的那样,这小闺女能活着,底气还这么足,肯定是攀上什么暴发户了。”

……

唐粟可不管这些,管他们怎么议论呢,只要不直接站在她面前问,她就当听不到。

她选择在村子里安家落户,那是因为这里是她的家,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执念。

这房子可以不住,但必须要有,起码偶尔回来了,这里有你的安身之所。

所以她才会愿意花费精力来维修房子,至于她能在这儿住几天,还真不是重点。

村民们怎么想她,也不重要,如果他们对她好,她将来能帮就帮一把,要是整天跟她玩儿算计,她也懒得和他们多说一句话。

她当然没有什么干亲,那些不过是借口罢了,不过这锅碗瓢盆什么的,却是不敢用村民们以前的,只能用从倭国那边扫过来的战利品,能被她留下来的,都是质量不错的铁锅。

考虑到请了五个人来干活,得选用大一点的铁锅来做饭。

不仅屋里面的炕要扒掉不要,就连灶房的锅灶,也要重新拆了。

那曹黑妮干活再是一把好手,就冲她将灶房糟蹋成那个窝囊样,她也瞧不起她。

她已经让人在院子里临时搭建个锅灶了。

中午饭唐粟直接找地方在空间用的,简单的下了点挂面,炒了个番茄鸡蛋做浇头。

发了面,烙了饼,等着回头做饼夹菜吃。

主要她泡了茶叶蛋,这次还在卤水里浸泡了海带丝和油炸豆腐条。

别看她物资丰富,其实一个人的食量是有限的,想吃的,也不过是从小到大认可的口味儿。

她从空间挑选了至少二三十条深海大鱼,她也知道他们这边的人吃不惯鱼,但如果她做好了,口味又符合当地人的脾胃,将这些鱼当馒头啃又如何?

最重要的是,这些鱼肉鱼鳞和鱼刺都非常少,带鱼他们这边的人倒是吃,但她空间的带鱼太宽太长了,而且还不是季节,拿出来会被很多人问,未免这个麻烦,她都选择和淡水鱼差不多的深海鱼来掩饰。

她空间也有不少的猪肉,可以用肥一点的猪肉炼油,用荤油来做鱼,再贴上发面饼子,做出来的味道也是相当不错的。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她才拉着满满一车东西从外面走回本村。

当村民们看到她拉回来的东西,才相信她是真的要好好修房子了。

他们这边木柴比较少,本来盘炕都是为了老年人,像她这种年轻姑娘没必要。

但架不住兽世的柴火多啊,随便收点,就够她一个冬天用的了。

所以唐粟还是给自己做了个小炕,连接着堂屋的灶火,这是冬天在外面做饭,里面炕头也是热的。

院子里,也不知哪位大叔给她临时做了两个炉灶,足够大,用大铁锅刚刚好。

她将家里简单收拾以后,就将自己的折叠行军床弄了出来,毫无疑问,这也是战利品。

她选择西厢房住,主要西厢房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她打扫干净后,又用艾草将屋子里熏了一遍。

行军床摆进去,自己的东西再进行归类,基本上算是拾掇好了,还给自己的门配了把锁。

像是手电筒,锁这些东西,她可一点不缺,空间里有的是,包括油盐酱醋这些调料,虽然多数都在墨司的空间里,但就那量而言,这辈子都吃喝不完,享用不尽。

屋里面对她来说没用的东西,尽数扔到院子里,放一把火烧掉,烧掉之后的灰再铲到地里面,干干净净。

虽说这曹黑妮种了菜,但这菜园子规划的一点也不齐整,由此可见她干活绝对算不上精致,只能说人比较粗,干啥活看起来很快,有效率,实际上不够精细,也做不得那些细致活。

这就好比摘棉花,有的人可以摘得快准且干净,有些人只有速度上去了,棉花上沾染的则都是叶子和杂物,还要二次返工。

第二天一早,就有大叔忙活着来装卸东西,有带旧门窗的,有带家里不用的木头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