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105级150平方(1 / 2)

唐粟再上岸的时候,会下意识的留下几个字:“撤华,否,岛国就此别过。”

基本上,她都到哪儿,就会将这几个字留到哪儿!

当墨司在国内送送送的时候,唐粟则在岛国收收收,任何可回收再利用的东西,都能被她毫不客气的收入囊中,包括普通民众吃饭的家伙事儿,她也毫不客气。

这清空速度,虽说如蚂蚁搬家一样的难,但效果好啊,他们的民众因为那些字乱了起来。

开始走向街头示威游行加抗议,要求政府撤华。

他们不关心国家的政治行为,他们只知道家中孩子是去为国家拼命的,到头来人家反过来惩治他们?

九州四国的消失,难道还不算是教训?连普通人都杀,可见对方是在报复他们。

他们的人在华国人的地界上做了什么,民众就算想装不知道,也多少有些耳闻。

那既然他们的人做了,又怎么能怕别人来报复呢?

所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这些东西的消失,就是个前兆,意味着不久之后,开始进行大面积的屠杀。

速度之快,你毫无防备就可能饮恨西北。

现在普通民众已经将脉络分析的清清楚楚,眼瞅着自家锅碗瓢盆,农具,自行车消失不见,他们开始着急,开始哭嚎,开始想尽办法走向街头去抗议,他们急眼了,哈哈。

“人之初性本善,这些烧杀抢掠的畜生是你们培养出来的,所以你们死有余辜。”

唐粟漠然的看着这一切,一点都不觉得这些人可怜,反而觉得趁此机会逃离倭国的那些畜生,她以后要如何闻着味儿追杀过去呢?

毕竟离开倭国的方式有很多,她能拦得住这些没有途径的人,却拦不住有能力的人。

这也让她不得不加快速度,不得不开始计划倭国灭国之后,怎么找出剩下的那些残余渣滓。

等墨司从内陆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天以后的事儿了。

那个时候,唐粟已经收完中国,抵达关西区了。

墨司感应到她的无碍,从中国一路收收收,杀杀杀,消息传出去,远在关西的唐粟就知道,他,回来了。

随着九州、四国、中国区从地图上消失,其他区域的人开始想方设法的逃跑。

唐粟管不住,还不能随意的投放他们研究出来的病毒,因为担心这些杂碎跑到湾湾,再祸害了当地的老百姓,那就真的得不偿失。

跑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别让老娘在华国的地盘发现你们这些吃纳豆的杂碎,有一个我杀一个。

人无论外貌如何改变,生活习惯如果强制变化,刻在骨子里的潜意识是无法改变的。

这都要感谢他们穿木屐,吃纳豆,穿裤兜子,这些可都是辨别他们身份的有利方向。

“真没想到有一天,这些杂碎也会因为害怕而张皇失措的逃跑,这一幕,我已经拍下来了,等将来用的上的时候,我就拿出来,告诉他们,曾经的他们,也是这么的‘可怜’,他骂我们是支那人,你看看现在他们这样,像不像老鼠呢?”

唐粟对倭国的人恨,早已随着华夏五千年的血液,深深的流入骨髓。

她懒得去评价视频里那些嫁倭国,娶倭国,甚至想要文化渗透华夏的杂种的好与坏。

她只相信苍天不会饶恕曾经的罪过,就算是他们的长辈,就算是他们的祖辈犯下的错,又如何?

杀了我们那么多人,一句‘都过去了’就能揭掉这层伤疤?

做梦!

嗤,最可恨的是什么,曾经入侵我们的这群人,还试图来我们这儿养老?

养你麻痹养,老娘现在就灭了你们,看你们以后拿什么养!

越看视频,越生气,后世的孩子怎么变成那样?

简直就是给老祖宗丢脸,让这些逝去的先烈失望至极。

拼死拼活来的和平生活,可不是让这些杂种拿来抚平伤疤,拿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再去计较???

脸呢?

越想越来气的唐粟,不由自主的和墨司加快了手里的速度。

随着天越来越暖和,家乡的老百姓,日子并没有越来越好过,反而因为该种粮食种菜,天却依然干的一滴雨不下,老百姓即使有了墨司的救济,可依然免不了鬼子的二次三次甚至四五六七八次扫荡。

在扫荡的过程中,亦是发现粮食从倭国转移到国内的事实。

很简单,这些食物里,不仅仅有粮食,还有很多他们倭国的特色副食品。

这个消息所带来的冲击力,已经让倭国本土彻底慌了神儿。

他们担心的还是发生了,这股神秘的力量,还真的是冲着他们来的。

他们在华夏实施三光政策,他们就在倭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

甚至人家还让你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