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争端开始(1 / 2)

最后夏元吉看着所有问题基本解决了,可还有一个问题,这个才是核心问题,如果没法解决,前面皆为空谈。

“那世子殿下,按照先前所说,发放货币得有足够的准备金,那这个准备金,却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整个国库金银可没有那多”夏元吉说道。

毕竟他是户部尚书,国库里面存余了多少,他自然有数。

朱瞻壑也看了看下元吉,然后说道“夏大人,金银呢?前段时间伐安南可是缴获了不少啊”

“也不够啊,前段时间过年,赏赐的赏赐,拨给宗室得,还有士兵得俸禄,虽然剩得不少,再加上陛下要修顺天,建河修坝等等,绝对支撑不起,整个大明得准备金”

“咳咳,什么叫朕要修,朕这不是建设大明嘛”朱棣看了看夏元吉,顿时给夏元吉吓的缩了缩脖子。

然后继续说道,“我大致算算,准备金至少也要有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两的白银,甚至更多”

这让其余几个人愣了片刻,“这么多?”

朱棣都楞住了,这尼玛都快和大明一年赋税收的金银持平了,甚至超过。

“嗯,银行一开,我估计就算有着规定,也会有人拿宝钞来换金银,毕竟这些年不准兑换金银,让天下百姓早就有着怨念了,而这金银数量还是在有着各种规定下保守估算,在可以兑换后,百姓自然会疯狂一番”

“至于等金银慢慢流回银行国库,估计要很久时间,只有等百姓看见银行的好处,新大明宝钞的好处,金银无法直接购买的时候,才会拿着金银来换成宝钞,然后存钱”

只要把第一波坚持过去了,基本就没太大事了。

夏元吉不愧为户部尚书,多少还是清楚得,但是这之前得保证金银兑换,保证银行运转。

准备金这是个问题,严重却也不是很严重,朱瞻壑看来也不是没法解决。

在金银本位制度下,货币的发行是需要足够的金银,而且是必须的,但是金银是满足不了整个市场。

所以信用货币诞生,而信用货币制度下,准备金有些复杂多样化,不光有着金银准备,还有流动性的资产以及各种债券为准备金。

而因为朱元璋算是一下跳到了信用货币制度下,而要返回到金银本位有些不可能,甚至很难,毕竟发行出去的大明宝钞有点多,大明金银不够。

一时间是弄不了,达到金银本位的那个要求,足够和大明宝钞持平这么多的金银来的,哪怕就算是从海外周边番邦用手段弄,也需要大量时间,而且同时大量金银流入,没有一定手段,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所以恢复到金银本位制度是没必要的。

顶多一半金银本位制度,一半信用货币制度。

朱瞻壑想了想,立马说道。

“准备金其实现在并不需要太着急,首先银行的建立,体系的完善,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而金银储存不足,可在这一两年来筹集,一可从宗室手中弄,二可从富商手中弄”

朱棣听闻这话立马道“富商可以,但是宗室可不行”

“皇爷爷,宗室怎么不行了,而且宗室有严重的问题,甚至比宝钞问题严重,要我说说嘛?”

然而朱瞻壑才一说,朱高炽立马拍了拍他,然后示意他别乱说话“说说准备金,乱扯什么宗室问题”

被一下打断,朱瞻壑也看出了现在不是说这事的时机,于是继续道。

“可以用盐”

“盐?”

“嗯,盐是必需品也是消耗品,加上我大明的人口基数不小,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加上去年盐业改革,今年盐的产量必定大涨”

“所以可以将盐引用作拍卖,要求富商用金银拍卖,若是宗室想拍卖也可以”

“这是个办法”毕竟盐是属于大明管控了得,很容易实现,而且盐是必需品

“同时还可以把盐做成资产,以债券形式来作为准备金”

“还可以用粮食,布匹,丝绸,反正值钱的都能作为一定准备金,在危急关头可用”

“最后就是,这两年内海外应该能流来大量的金银,所以这个问题不需要太过担心,到时够使用的”

朱瞻壑说到时看了朱棣一眼,可能也就只有朱棣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毕竟倭国的金银可不少。

实在不行,在倭国看着要榨干时,就让人去帮忙探测一下金银的储存位置,告诉他们,让他们当下免费劳动力。

开采出来后,再来继续换大明火器,然后继续打。

他可真是个小天才,这个想了想,随后继续说道。

“只要把第一波兑换金银潮等过去了,等金银回流,百姓慢慢认识大明宝钞好处后,就可把金银储存在大明中央银行或者国库来作为金银储备”

“甚至等大明宝钞成熟了,可直接用宝钞来作为准备金,这就是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变化,这个准备金就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