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六章中考状元(2 / 4)

歪去,只道:“他就是不通人情世故,所以才吃亏。”

谢云起笑道:“你这么帮着他,他不会吃亏的。本来一个人来了乡下,也没个人疼的,现在有你这个‘好朋友’了。”

云初因为沈昱的“贞烈”性子,她自己又还是初中生,完全没有想到那方面,反倒是王琇莹瞄了谢云起一眼:“这么多菜还堵不住你的嘴?”

谢云起这才低头乖乖干了半碗饭,然后就上面条了,这面条放到竹鼠火锅里,那味道连云初这种后世吃过好东西的人都抗拒不了。

……

沈昱在乡下的污名是彻底被洗清了,之后在村里参加劳动也能与村民交流往来。

到了月中村里的D员活动,就公开表彰了他的见义勇为,他递交入D申请书后过了三分之二的票成为积极分子。

镇上也以宣传给贴了字报表扬,正式报到县里去了。云初对这些事就无法插手了,她专心准备中考。在70年代末刚恢复中考时,中考时间一般在初二最后一学期的6月下旬。(注1)

70年代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没有外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小学五年制,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既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云初以原主的记忆为基础,再花了半个月时间仔细把这个时代的初中教材再过了一遍,把这个时代学校能找到的典型习题册都做了一遍,从21世纪的小镇作题家调整为70年代小镇做题家。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考的正日,全家都为她紧张起来。王琇莹这两天也不排班,就专门侍候她。谢云起给她检查了钢笔、墨水,王琇莹给她装了水壶,然后谢云翔送她去学校,以防路上还有个意外,他能搭把手。

云初本尊虽然也是一步步读书考试淌过去的,可是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她是很能体会到现在家里受宠的老幺的生活了。

谢云翔给她挎着包,提着水壶,一边交代:“不要紧张,好好考,哥就在外面等你。”

云初一多汗,忽又见沈昱提着一小包东西跑过来,谢云翔打了个招呼,问道:“你今天不放牛、放羊呀?”

不是丰收和种植时节,沈昱和村里的年轻人轮值放着体集养殖的牛羊。这几年集体基本不养猪了,猪都是各家自己养的。

其中是有门道差别的,因为牛羊是草食动物,一般放到集体的山坡田梗就行了,而猪是杂食动物,又是能吃熟食的,家里有剩下的坏了的食物、糙糠都可以喂。

如果一家剩下的食物、糠多,一家提供得少,多提供食物的人家就显得很吃亏。并且如果要让各家把糠和剩下的食物送到集体农场,那多出了很多事,猪多要吃煮熟的,集体养殖也麻烦。

“柱子顶我的班。”沈昱回答,递出手里的东西,“水果糖,你带着吧。吃了糖,脑子灵活。”

云初就不客气了,接过道谢:“其实考试的时候不能吃,就入场前吃吧。你们放心了,我一定考上。”

谢云翔提醒:“不要骄傲自满,做题仔细一些。”

云初挠着耳朵,叹了口气:“走啦,走啦!沈昱,再见!”

谢云翔冲沈昱赔了一个笑脸,然后又像奶兄一样跟上去,沈昱看着她的窈窕背影和好看的后脑勺,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也该准备高考了,他是下乡知青,不用读高中就能报考。但是去年恢复高考让他很意外,他完全没有准备不敢考。今年本来想要报名的,可是两个多月前要报名时刚巧遇上了谢小莲那件事。

今年的高考时间正是在一个月后的7月20—23日,现在他也只能干眼看看了。不过要是明年再报考,准备更充分,他可能考上更好的大学。

1978年的中考就四科:语文、数学、理化、政治,没有英语,历史知识估计是融合进语文和政治当中了,常识则在理化之中。(注2)

云初轻轻松松考完四科,那天晚上,家人看她胸有成竹的样子,却还议论着她填报的志愿不好。这个时期都是先报志愿再考试的。

因为她第一志愿报的是高中,第二志愿才报了中专。原来这个时代的农村娃第一志愿都是报中专和中师的,上学不用学费,还有生活补贴,毕业后包分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报中专和中师的人很多,如果没有被录取的学生还想上学,当地高中要无条件录取他们。

在这样的政策下,农村的孩子第一志愿几乎不可能报高中的,这要花钱还不说,要是没有考上大学就只能回家务农了。(录取率摆在那里,所以可能性很大)

云初不由得说:“我说你们对我有点信心好吗?我要是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就不是分配到地方了,我就是国家公务员了,这起点和天花板就不一样,好吗?”

谢长宗抽着烟,说:“要是没有考上,你明后年跟云翔、云起当兵去。”

原来谢云翔比谢云起大两岁,也在征兵年龄之内。但是前三年他们县里这方面的工作有些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