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顺利利(1 / 3)

这乡间的路虽然较前日里好了些,但依旧是坑洼不平。

楚成玉和叶益辰正往前走着,忽然不知道从哪个胡同里蹿出两个男孩,约莫都比楚成功大一些,一个高瘦些,一个矮胖些,急匆匆地,犹如惊弓之鸟般躲躲藏藏,其中不知道哪一个一脚踩进了个水洼里,还溅了楚成玉半身泥汤子。

楚成玉躲闪不及,正想骂上几句,可一时也叫不出名字,就知道这两个孩子成日里偷鸡摸狗,可是出了名的惹祸精,看这情形,也不知他二人是刚闯了什么祸。

她正低头看着自己满身的泥点子,只稍片刻,那后面的脚步声和叫骂声追随而至,原来是村西口的厨娘张。

只见她身宽体胖,跑得气喘吁吁的,一边拿着擀面杖,一边骂骂咧咧地跑到这条街上,可是哪里还寻得到那两个孩子的身影。

“大婶儿,那两个孩子跑得飞快,你也追不上。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样动怒!这两个孩子是又做了什么事?”

厨娘张正剁着脚扯着嗓门子破口大骂,见有人和她说话,定睛一看,那涨红了的脸立马变得热络了起来。

“这不是大宅院的玉儿姑娘吗?可有日子不见了!你有所不知,今儿个是十五,是村里历来集会祭祖的大日子,这两个孩子平时偷鸡摸狗也就算了,如今竟坏到连这祭品都敢偷,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气的我呀,改日拿到他们必然好好收拾一顿才能解气!”

这厨娘张厨艺好,又是个心直口快的热心肠,平日里这村子里有什么红白喜事,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故而她的人缘极好。

“大婶儿,你说今儿个祠堂有集会?”楚成玉一听此语,真想着有如天助,如此一来,倒是省却了他们不少功夫,这开学堂的消息今天便能传遍整个村子。

“是呀!每个月十五都是。”

“那太好了,我们正想往村口的祠堂去呢!”

“那正好,他们都等着我呢,你要方便的话,就帮我把准备好的糕点送过去。”村子里的人往日里也都是相互帮衬着,楚成玉正想着找个村里人好好聊聊,立马应承下来,还招呼叶益辰上前。

这一路上厨娘张的嘴可不闲着,家长里短,把村里的腌渍事都一股脑的拿来玩笑,也少不得问问楚成玉新近有什么稀奇事。

“玉儿姑娘,眼看就要春耕了,你们那园子里的佃户怎么还没回来呀?”

“大婶儿你有所不知,我们那园子的主家换了人,年前工钱都没有结,其他佃户见没了指望就都走了。这新主家来了一趟,见这里穷乡僻壤的,也懒得收拾,就把这园子交给我们一家人看管。”

“怪不得呢,哎,如今这日子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喽,连这高门大户都如此,更别提我们这些穷苦人家了!”

“要不说嘛!”

“玉儿姑娘,这位公子倒是没有见过,面生的很。”

“大婶儿,他是上京赶考的叶公子,来这里歇脚备考,寻思着闲时教村里的孩子读读书,准备在我们那园子里开个学堂,你觉得可还行吗?”

没成想,那厨娘张一听这话立马像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倒把楚成玉和叶益辰吓了一大跳。

“那可太好了,你可不知道,我家的那两个孙子现今只会玩泥巴,可有什么指望?前些日子我还跟我家那个议论,要不就舍这几两银子把他两个送去镇子里上个学堂,可是他却嫌路远麻烦,这事儿也就搁置了。你们要在园子里办这个学堂,我可不管别人,我家自是第一个支持!”

那厨娘张喜不自胜,吐沫星子不知道喷了多少在那糕点上。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楚成玉一听这话,只觉今日之事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对了,大婶儿,刚才那两个孩子是谁家的?”叶益辰沉默了许久,今番终于开了口。

“那两个孩子王八羔子,守着一个瞎眼娘,如今就已经混成这样,以后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厨娘张显然还余怒未消,一提到这两个孩子就是满肚子的火气,楚成玉急忙给叶益辰递了个眼色让他休要再提,又过了许久厨娘张才缓缓止住了这骂骂咧咧的架势。

不一会儿,她三人就到了这村口的祠堂门前。

楚成玉往里一瞧,这祠堂里果然人头攒动,香火弥漫,彷佛全村的大人们聚在这里,有说有笑的,好不热闹。

“乡亲们!乡亲们!”楚成玉想抓住此时的时机赶紧开口,要不然不知道这祭祖流程一开始,他们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但是她的嗓门儿小,即便是她扯开了嗓子使劲喊,也没几个人能听得到她在说啥。她赶紧向叶益辰求助,可是他一介书生,斯斯文文的,更是张不开嘴,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

二人不知所措,可那厨娘张是个急性子,看这他二人都是张不开嘴的样子,实在忍不了了,便想着帮他们一帮。

“嘿!大家伙都注意一下!”厨娘张嗓门洪亮,一嗓子下去,众人便都止住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