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玉楼仙阁锁青云,欲摘星辰作仙人(1 / 2)

聘春娇 江上渔 1032 字 13天前

台上正在执笔蘸墨的赵崇突然背脊一凉,打了一个哆嗦,心中莫名地一阵心慌,原本的思绪险些溃散。

他死死地皱紧眉头,目光扫过四周,可眼瞧着这些四周挤挤攘攘的都是人,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来,无法,他只能将心慌压下,提笔书写。

无需多时,三人便一一书写完毕。

三人停笔之后,有侍女上前去取这三篇佳作,最终交给交给方才那老先生,老先生看过之后,便将其中一篇交给早在一旁候着的说书先生唱念。

“此乃宋南风宋学子之佳作,诗云——

不知蓬莱阁,误入仙宫里;

仙人共举杯,邀我饮此杯。

吾家居山野,久做田舍郎。

今为长安客,愿登天子堂。”

此诗不长,诗意也是简单明了。

前两句是写今日的蓬莱仙居中秋诗会,意为:我不知此处是蓬莱阁,还以为是误入了仙宫,诸位(仙人)举杯邀请我饮满此杯,共渡今日良辰佳节。

而这后两句,便是写他自己:我家住在山野之中,长久以来就是一个田舍郎,如今来了这长安,只希望自己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登上朝堂(天子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不知是多少出身寒门学子的所求所愿,为此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汗水。

不得不说,这宋学子虽然有点拍须遛马,但才学还是有些的,这一首诗词也算是写得不错了。

不过想想也是,若他腹中没有点墨水,又怎么可能在众多学子之中脱颖而出呢。

说书先生的口才极好,一首诗词念的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很是感染震撼人心,最后一句‘愿登天子堂’一出,也是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也不知是多少人所求所愿,在此,蓬莱仙居也祝宋学子如愿。”王管事笑呵呵地开口,宋南风做出了一首不错的诗词,王管事自然也乐得说几句好话。

宋南风笑道:“多谢管事。”

此时,楼上的程娇又评:“旁人虽然也非常渴望做官,愿自己直上青云,更改门楣一生富贵,但许多人羞耻于启齿,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汲汲营营只为了做官,让人觉得自己贪慕名利富贵,他倒是坦荡。”

方才觉得此人拍须遛马,是个汲汲营营的,性情不会很好,可这会儿又觉得他有些坦荡,也不在乎别人看他的目光。

谢琅呷了一口茶水,然后道:“可见一个人如何,不能以某个方面盖棺定论,若说为官,就拿这杜淮与宋南风来说吧,只要宋南风不太贪,老老实实最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他比杜淮更适合做官。”

程娇摇头:“可我认为,他这样的人,心智太不坚定了,若是为官,很容易被这钱财权势侵腐,还是杜淮好一些,至少心智坚定,是个正人君子。”

“这倒也是,算了,咱们便不管这些了,继续看下去吧。”

“此乃杜淮杜学子所作,诗云——

蓬莱灯火夜通明,帝城遥望山河情;

古时圣明今安在,唯有此月此时明。”

“好一个此时此夜明!”

“好!”

众人连声称赞,那掌声都比方才宋南风时热闹不知多少,有人抬头看向宋南风,见他脸色都有些发绿,可见是知晓自己不如杜淮,被人家压了一头,脸色不好看。

唱念完了杜淮的作品,最后便是那赵崇的了。

“此乃赵崇赵学子所作,诗云——

玉楼仙阁锁青云,欲摘星辰作仙人;

若问此楼何处寻,古今天下第一城。”

赵崇这一首诗词一出,好了,真的是不用比了,这排名如何,显而易见。

相比杜淮和赵崇这两首,宋南风那首显然是相差甚远,委实比不上,只能屈居第三。

至于杜淮与赵崇,到底还是赵崇更胜一筹。

杜淮写的也确实是很不错,这一句‘古时圣明今安在,唯有此月此时明’也是真的很赞,这其中的意思呢,便是说古时候的圣贤之人如今在哪?都不在了,而如今呢,也到了我们发光发热的时候了。

他这通篇,是洗了蓬莱仙居,但也就是点了一句罢了。

而赵崇这一首呢,通篇都在写蓬莱仙居。

什么‘玉楼仙阁锁青云,欲摘星辰作仙人’,玉楼,便是指这蓬莱仙居,这楼真高啊,玉楼仙阁高耸入云,能锁住青云,还能手摘星辰,就好似自己是仙人一样。

便是这两句,虽然有夸张的意思,但也是绝妙了,颇有几分李太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即视感。

再后一句,若是有人问我此楼在哪里找,去这古今天下第一城——长安城。

简单明了,却又堪称绝妙,此诗词,也当得是流传百世的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