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1 / 2)

沈青栀从医馆出来时,对面的安康堂正巧走出来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男人,冲她笑眯眯道:“沈大夫,你好啊!”

沈青栀并不认识那人,吓了一跳,那人赶紧指着安康堂的牌匾道:“我是安康堂的汲掌柜。”

沈青栀前几日就注意到保和堂的对面也是一家医馆,对门又是同行,两家医馆关系似乎不算好,她几次看到两家医馆的大夫在门口碰面时互相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她不明白汲掌柜为何会主动跟她搭讪,停下脚步问:“汲掌柜好,您叫我有何事?”

汲掌柜一张白胖脸笑得见牙不见眼,笑眯眯凑上来刚要开口,沈青栀身后突然传来李掌柜的声音:“汲掌柜,你叫我们沈大夫作甚?”

李掌柜的声音很不客气,汲掌柜先是吓了一跳,很快板起脸,站直身子双手背在身后,故作淡定地清了清嗓子道:“我同沈大夫说话,干你何事?”

李掌柜“哼”了一声:“我一看你那锃亮的脑门就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沈大夫是我们医馆的大夫,你少打她的主意。”

汲掌柜姓汲长得也急,不过四十岁头发就已不剩几根,光秃秃的大脑门比灯还亮。

他噎了一下,伸出胖胖的手指指着李掌柜刚要开口,想到沈青栀还在一旁忙收了手,转头对她摆出一张笑脸:“沈大夫,无事,我就是和你打声招呼,你先忙去罢。”

沈青栀不知二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也不想掺和进去,所以和李掌柜打过招呼便回去了。回到家时还未到上课的时间,她便进了系统查找局部麻醉的中药方。

可搜了半天,只找出几个改良后的类似麻醉散的全身麻醉方子,以及疡医处理后局部外敷止疼的药方,并无用于疡医处理前使用的局部麻醉中药方。

最后她决定,既然没有现成的,那便自己试着开方调配试试。

局部麻醉药需要在患处外敷使用,而不是口服。中药的药性她已烂熟于心,能麻醉神经使人失去痛觉的中药大都有毒性,处理起来也需更加谨慎。

她冥思苦想半天,终于初步选好几味药,待下午上课时,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孟老师,请他指导。

孟老师所处的时代,麻醉药都是用的化学药品,他手头也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教给沈青栀。

所以今日下午的课,师生二人就着局部麻醉的药方一边在系统查询知识一边讨论,花了一个时辰终于暂定下第一个药方。

第二日沈青栀准备从医馆买药回来试制,李掌柜得知她要试验新药方万分欣喜,不仅未收药钱还大方地让她在医馆后院做就好,只要制成后给医馆用即可。

沈青栀没推辞,医馆这边有现成的工具,省了她再去买的麻烦,且医馆这边有伙计可以帮忙,要省心许多。

今日下午她没做别的,和孟老师请过假便安心待在医馆后院忙活开了。

药方有了,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熬制成药膏外敷,另一种是磨成散剂直接用水调敷。两种方法都要试,制成后根据效果再选择,今日先试着熬制药膏。

麻醉膏的药材处理麻烦,处理起来更要全神贯注容不得马虎。一忙起来就容易忽略时间,直到萧景瑜找过来时,沈青栀还在闷头处理药材。

她下午无事时都会去州学外接萧景瑜下学,今日萧景瑜下学后在州学外等了许久不见人,匆匆回家后得知她仍未回家,这才找了来。

见到人萧景瑜松了口气,沈青栀见到相公眼前一亮,这才注意到已经快要天黑。

她看了看面前处理到一半的药材,对面帮忙的伙计笑道:“沈大夫你安心回去就好,剩下的我帮你处理。”

她这才放下心来,道谢后跟着萧景瑜回家了。

第二日一早,沈青栀早早过来医馆,先去后面查看过昨日处理的药材,这才回了前堂诊室。

前几日找她治疗湿疮的王小娘子已经好了,有人得知保和堂来了个医术还可以的女大夫,便找了过来,所以今日上午终于有两个妇人来找她看诊。

沈青栀喜出望外,热情地把人迎进诊室。

两位妇人一个是普通的风寒,另一个则是犯了气疾吃药久治不愈。

难得得到病患的信任,沈青栀今日格外有耐心,问诊时温声细语,有问必答没有一丝不耐烦,与其他话都不肯多说一句的老大夫完全不同。

把脉问诊后她先给二人开了药,又免费附赠针灸。她在北溪村时给人针灸免费,但在医馆里按照规矩针灸是收费项目,不过今日是第一次,不收费也无碍。

风寒的妇人还好,另一个气疾的妇人针灸后明显感觉胸口舒服许多,咳嗽也缓解不少,她这才真的信了王家母女说的,沈青栀医术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