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大展拳脚(2 / 4)

殖民地,但凡是大乾控制下的,基本都是属于他们公司的领地,比如说戈河州以及临近的大片领土,整个锡兰岛,马达加斯加岛,西印州等等。

清一色全都是他们公司的私人领地,拥有产权的那种。

此外在马六甲以东区域,小半个万丹府也是他们的领地,小半个吕宋府也是他们的领地,其中包括吕宋城、万丹城这两大城市,里头的一砖一木,通通都是大乾西洋贸易公司的产业。

给大乾西洋贸易公司保留这些产业,就是为了避免该公司的股价大暴跌,因为直接收归国有的话,那基本上是等于直接抢了民众至少上亿元的资产,这是要出事的。

所以保留各种产业,甚是保留了税收分红权,政务管理权。

第三点就是展开股票回购计划,因为针对大乾西洋贸易公司的一系列改革,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剥夺属于该公司的利益,然后分给其他的贸易公司。

失去了贸易垄断权,该公司的股票暴跌是必然的,为了平息民怨,至少不能让他们亏太多,保留各种产业和部分特权是一方面,而股票回购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股票的回购,由王室资产科主导,不过实际上出钱的并不是王室资产科,因为王室资产科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直接拿出来几千万进行股票回购了,更关键的是,这几千万拿出来那可是直接扔进水里了,因为那个时候,大乾西洋贸易公司的市值肯定是没有这么高了。

实际上出钱的乃是国企部,当然了国企部也不可能直接拿这么多现金来回购,那可不是几十几百万,而是动不动就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呢。

所以回购计划并不是直接发放现金,而是按照现有的市值发放相应数额的国债。

说白了就是用国债换股票!

这些国债怎么偿还?

自然是不可能用财政收入偿还,大乾王朝的财政收入虽然多,但是也不能这么用啊,这些国债的偿还,将会由针对印度、西亚、非洲市场的海外贸易许可收入以及在上述方向的部分税收来负责偿还。

其中的贸易许可证费,是一个大头收入。

即便是放开贸易,但是根据大乾的工商业传统,基本干啥都得有许可证,跑海外贸易需要南洋贸易许可证,东洋贸易许可证,美洲贸易许可证,武器进出口许可证等等乱七八糟。

但是那些贸易公司要跑印度航线,就得申请一张西洋贸易许可证,这个西洋贸易许可证是需要花钱的,而且得花不少钱,并且是每年都要交钱的那种。

说白了,就是用一百多家的贸易公司购买西洋贸易许可证的费用用来弥补大乾西洋贸易公司投资者的损失。

这么措施齐头并进,虽然不少大乾西洋贸易公司的股东们都是哭天骂地,说什么官府不讲究信用什么的,但是也是没有办法了,如果不想要国债换股票,也可以继续保留股票。

反正大乾西洋贸易公司还继续保留着众多的产业,同时还有在马六甲以东地区的各殖民地税收分红权,体量依旧非常的庞大,哪怕是缩水一半,但是保持上亿市值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然了,有人欢喜有人愁,大乾西洋贸易公司的投资者很不爽,但是其他的一百多家海外贸易公司以及国内的实业公司就是惊喜若狂了。

因为西洋贸易的垄断权被放开了后,他们就可以直接去印度乃至西亚,甚至以后跑去欧洲进行贸易了,这一条新的航线,哪怕是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购买一张西洋贸易许可证,但是依旧会给他们这些贸易公司,给国内的诸多工厂们带来无数的好处。

一时间,国内的众多海外贸易公司和工厂们,都是磨拳搽掌,试图从新航线里分得一杯羹,大赚一笔。

这种局势,也是让身在广东的赵进大喜过望!

他等着大乾取消大乾西洋贸易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开放印度、西亚、非洲、欧洲市场已经是很久了。

赵进上任广东巡抚之处,就是指望着大王打开印度商路,然后自己则是顺势大力发展工业出口经济,不过早前,大王一直都没有行动,他也只能是在广东那边积极准备,搞铁路,搞官道,疏通河道,然后鼓励那些贸易公司们深入南洋,扩充南洋市场。

现在笼罩在众多海外贸易公司头顶上的大乾西洋贸易公司,终于是被大王给搬开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大搞特稿海外贸易的时候了。

之前的南洋贸易虽然也不错,但市场毕竟已经是接近饱和,虽然说维持着也能赚钱,但是对于一个追求经济增长率的官员而言,那是不行的。

赵进迫切的是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方向,来彰显自己的施政能力。

如今的西洋贸易被打开之后,就是最好的机会了。

广东本来就是大乾最大的进出口省份,每年的出口贸易额都是占据了半数以上。

如今印度航线被打开后,最靠近印度的大乾本土沿海省份,广东自然是受益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