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战(3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761 字 11个月前

上装备的总数二三十门的火炮,应该可以打一打。

但是事到临头他们才发现,他们装备的那些小炮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在这里得说明一下,子岛氏的舰队所装备的舰炮,实际上只是一些散弹炮而已,和以往明军的碗口炮啊,将军炮,佛郎机炮什么的是差不多的产物,甭管扶桑人用什么名字进行称呼,这些都算是散弹炮,而且口径都比较小。

这也就以为着,射程不远,能够打出百米就很不错了,同时炮弹的投射密度自然也是无法和专业的大口径舰炮相提并论。

这些散弹炮,也就只有以前的明军水师和现在的扶桑人啊,高丽人拿来当宝贝,最为主力舰炮使用,但是在大乾水师这边,这些散弹炮都是专门用来进行近距离人员杀伤的辅助火炮,计算一艘战舰的火炮数量时,根本就不会统计进去。

这也就造成了如今这么一种很尴尬的局面。

大乾水师琉球分舰队都是在进行持续炮击了,他们却还在三百多米外,受限于距离和火炮射程,根本就无法还击。

继续向前冲上去?

靠近后用散弹炮炮击,进一步进行接舷战,这是当代很多东亚土著国家的水师作战模式,以前的明军水师也是如此。

但是继续冲?没看人家的火力这么密集吗,现在三百多米外,命中率还不算高就已经是频繁中弹了,如果再近一些,人家的炮弹每一发都会落在自己的船上了。

但是不继续冲的话怎么办?

在外围游走?扯淡,没看见人家转向和航速比自己这边都要更加优秀吗,大乾水师的琉球分舰队的五艘战舰,连续两个大转向,成功的抢占了上风,然后用侧舷对战,对面的扶桑人一开始也是想要进行机动抢占上风位的,但是奈何抢不了啊。

逃跑?这倒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问题又来了,逃到那里去?

逃回港口,这不是找死吗,被人家的舰队堵住港口后一顿炮击,到时候拼命一博的机会都没有。

也可以直接撤退,向外海逃走,这样的话倒是性命无忧,但是这些舰队里的扶桑人,可都是子岛氏的家臣、武士,而不得不说,扶桑人的忠诚还是比较不错的。

更加不要说,这支小船队里的主要将领清一色都是子岛氏的族人。

这逃跑就是代表着放弃家业了,这怎么能行?

难不成要逃回九州岛,然后寄人篱下?

失去主人的武士们,还可以当一个流浪武士,还可以找到其他可以效忠的主家,但是他们子岛氏可是大名啊,尽管他们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大名,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大名啊。

失去了领地,他们还是大名吗?

所以,现在现在让扶桑人是特别的纠结!

冲上去打也不是,逃回港口也不是,这逃向外海也不是!

而当他们犹豫的时候,大乾水师琉球分舰队的四艘护卫舰也是陆续进入了最佳阵位,侧舷火炮齐发,这个时候,炮击的密度更加凶狠了。

领头的一艘扶桑人的船只更是持续被多枚纵火弹打中,风帆燃烧了不算,就连船体也是燃烧了起来,船上的数十名扶桑人眼看着船只燃起了大火,一个个都是慌忙的抱着各种木板,木桶之类的往海里跳。

于此同时,后面一艘最大,约莫有一百五十吨的大船上,一个穿着板甲的年轻人这个时候也是用鸟语叽里呱啦的叫着什么,脸上的颜色变化无常,时而愤怒,时而惊恐,最后当他又看到一艘船只被链弹打中,链弹直接横扫了主桅杆,直接让那艘船只瞬间失去了所有动力。

这个时候,他的脸上就不再是变换,而是惊恐了,当即用鸟语下令:撤退,撤退!

但是他并没有说清楚是撤回港口,还是说直接逃向外海,所以这也是导致了其他的船只根本就不知道往那里撤退。

有些人开始掉头想要返回港口,而有些则是转向前往外海,如此一来,就是让这支本来就是有些不知所措的扶桑舰队就是发生了极大的混乱。

他们可不是只有几艘船,而是十七八艘呢,虽然说最大的也不过一百五十吨,剩下的都是几十吨的小船,按照道理来说是比较灵活的,但是在这一道含糊不清的命令之下,同时又是在持续不断的遭到炮击,结果就是发生了混乱。

慌乱之中,他们甚至有两艘船只在掉头的时候发生了碰撞,而其他的船只也是因为不统一的转向而导致了混乱的发生。

当文启斌看到这一幕后,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这交战其实也没有多久,前后十来分钟,虽然距离有三百多米所以开炮的命中率也不算高,因此打出去的炮弹虽然不少,但实际上命中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