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1 / 3)

华阳城内外的寺庙众多,最著名的便数城内的昌宁寺和城外的玉泉寺。

玉泉寺距离华阳城二十多里,马车不疾不徐行着。

车中的李姈没有太多装扮,两根简单的金钗挽着发髻。淡雅的妆面,显得她肌肤莹白透亮。她五官清丽,气质如茶,淡妆更衬得人娴静端庄。一身素雅裙袍,锦上添花。

她放下车帘,目光从外面收回转向身边正看信的杨徹。

“秦戴川的胆子太大了。”杨徹将信重新折好。

“他所谋的是至尊的位子,胆小怎么成事。”

“他这次安排人参加春闱,若是只为了从科举之途将自己的人正大光明送入朝堂,倒也罢了;若是他想借这次春闱做文章……”

杨徹叹了声,春闱乃朝廷抡才大典,秦戴川所谋的是将李契送上皇位,他必然不会让天下文人诟病于李契和他,他若想做文章就会借助他人之手,就不会在乎对方生死。

他将信塞进信封,递还给李姈。

李姈沉默须臾道:“秦戴川此人心机太深,我与他见过两次,都摸不透他的心思。他此次来京,看趋势要长待下去,想必是做最后的准备。”

杨徹点点头,“你今后当万分小心。他谋他的皇权,你万不可插手。”

李姈了然笑道:“我知道怎么自保。”

平常一句话,杨徹却被堵得心中酸酸的。

当年她从那样的境况一个人走出来,比他更懂权力之争意味什么,已无需别人的提醒和关心。

马车到玉泉寺,时候尚早。

约莫是因为今日上元节,来寺中烧香的人不少,寺前山下停着许多马车,路边一排小摊在卖吃食和灯笼。

杨徹搀着李姈下车。李姈身披一件披风,头戴帷帽,跟在身边伺候的女史胥语也纱巾掩面。

下了车后,杨徹四周看了眼。

玉泉寺建在一座小山上,地势并不高,由于四周没有其他山体,视野比较开阔。朝山下眺望,白雪覆盖的小镇外,有一座院落,占地面积很大,和小镇有些格格不入。

城中达官显贵不会在此处建院。

“那是一处学堂。”李姈注意到他的目光,“八-九年前建的,收的都是蒙童或童生。学堂给他们提供书籍和笔墨纸砚,供他们考取秀才。这些蒙童和童生们只需要准备拜师礼即可。”

倒是处慈善机构。

穿越来二十多年,见过不少慈幼堂、孤老院这种地方,从未见过免费教育的。

毕竟这个时代读书花费太大,读书也几乎成为有钱人的事,平常百姓家追求的,不过识些字以后能够找份好活计谋生,鲜少去想科举仕途。

“这是哪位大人想出的法子?惠民之举。”

“不是朝廷官员,听闻是一位儒商私建,此人是个落第举子。”

两人边说边走进玉泉寺。

玉泉寺比昌宁寺大一圈,此时寺内香烟缭绕,许多香客进进出出。

二人到佛殿内上完香,又捐了功德,听闻后院的梅花开了决定去看看。

后院梅林有不少香客顺道过来赏梅。此时梅花正迎雪绽放,娇艳欲滴,有个老婆婆折了一枝插在小孙女的头上,红艳艳的花朵与小姑娘灿烂笑容相得益彰。

杨徹看了眼身侧的李姈,她戴着帷帽,否则他也要折一枝插在她发间,一定很好看,她也最像梅花。

李姈盯着小姑娘看了会儿,嘴角跟着小姑娘一起笑起来。

小姑娘察觉身侧有两个人在看她,昂起头看过来,肥嘟嘟的小脸蛋,一双圆圆的杏眼装满好奇和纯真。

“先生、夫人,我好看吗?”小姑娘露出一个大大笑脸,摸着梅花摇晃脑袋问,一点也不怕生。

杨徹和李姈相识一眼,对于这个称呼心中微微一紧。

杨徹笑着夸赞:“特别好看。”

李姈上前一步,将小姑娘的头发简单盘一下,将梅枝重新插上去。

“这样更好看了。”

小姑娘摸着头上花枝,拉着老婆婆兴高采烈地询问是不是更好看。

老婆婆笑着哄道:“好看,夫人手巧,比阿婆插得好看,妞妞长得也好看。”

小姑娘乐开了花,上来拉李姈的手道谢。

李姈怜爱般抚着小姑娘的头。

老婆婆怕小孙女唐突,忙将小姑娘拉过去,向他们再次道了谢后,便朝院门方向去。小姑娘好似舍不得这个给她扎头发的人,频频回头冲李姈挥手作别。

李姈站在原地看着远去的小姑娘,直到她们消失在转角。

“想什么呢?”杨徹拉着她问。

李姈又愣了一会儿,才摇摇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小姑娘很可爱。”

杨徹明白她心中所想。

如果没有变故,他们早已成婚,现在孩子应该比那小姑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