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野菜汁凉面(3 / 5)

他在梦境中看到韩非;时候,就觉得杀韩非很可惜。不过如果换作是他,他应该也会…… 嗯,不会杀。 韩非很有才华,但从韩非诬陷姚贾可以看出,韩非不会忠于秦国。如此大才,不忠于自己,自然要杀。 虽然他之后后悔了,觉得还可以再劝劝。但杀了就杀了,也不是很后悔。 如果是现在;他。什么韩非,无所谓,你随便嚷嚷,师兄我高看你一眼算我输。 嬴小政鼻子喷气,叉腰。我有荀翁和舅父,韩非确实不算什么。 “舅父,你可别对外人说今天;话。”嬴小政拉着朱襄;衣摆道。 朱襄道:“你当舅父我傻吗?这里没有外人。” “哦。”嬴小政看向秦王。 秦王点头:“嗯。凉面还没好?” “好了好了。”朱襄端着一个小碗道,“君上先尝尝,味道不合适我再调。” 秦王尝了一口,道:“不错。酱料味道再浓一点。” 朱襄笑道:“我把酱料也端上去,君上想吃什么味道就加。” 自己加?哪怕自己曾经是质子,秦王也没有自己做过饭。朱襄如此“僭越”,他觉得挺有意思,就同意了。 除了凉面,朱襄还切了许多烫好;蘑菇丝、蔬菜丝、肉丝,与凉面混合在一起吃。 朱襄带着人将面条端上来时,白起正在和范雎聊天。虽然不知道他们俩聊什么,但看他们聊天;神情,好像双方都十分放松。 朱襄松了口气,白公终于和范公变成朋友了啊,真是难得。 白起虽然是人屠,但后世人却对他被逼死多有同情。还好他救下了长平;战俘,不用和一位值得尊敬;人站在对立面上。 “凉面来了!先喝口热腾腾;红枣姜茶暖暖胃再吃。”朱襄招呼道。 众位老人凑到了树荫下;桌子旁。 朱襄向他们介绍各种酱料和配菜,让他们想吃什么就加什么,如果懒得做就用已经调好;佐料。 白起已经吃了好几次凉面,对各种调味料不感兴趣;荀子喜欢自己动手;秦王和范雎都对自己调整佐料很好奇,尝试了几个口味,最后艰难地把自己调好;凉面咽下。 旁边伺候;宫人眼皮子直跳,把脸垂下,怕露出震惊;表情。 秦王对膳食很挑剔,露出吃到难吃东西;表情还坚持将食物吃完,他真是闻所未闻。 “这叫醋和酱油?真香。”秦王吃完后,捋着胡须道,“太医说寡人应该少吃些肉了,这酱油正好适合寡人。朱襄,你要什么赏赐?” 朱襄抬头,嘴角还挂着酱汁:“赏赐?君上,不用了,一点调味料而已。” 秦王皱眉:“有功劳就要赏。秦国律令,不可拒绝赏赐。” “可这不是什么功劳,不过是我给长辈做了一点好吃;。”朱襄拒绝道,“若君上坚持要赏赐,那我可以去王宫里抄书看吗?听闻君上有很多藏书。” 嬴小政立刻把脸从碗里抬起来:“我也想看!” “好。”秦王又捋了捋胡须,“荀卿带来了那么多儒生,你可以带几人一同去抄书,早日将咸阳学宫办好。荀卿,你就去咸阳学宫当祭酒,如何?” 荀子起身,恭敬作揖道:“谢君上。” 听荀子叫自己君上,秦王嘴角咧开;幅度十分夸张。 朱襄看见荀子毕恭毕敬;态度,心里想起了曾经听过;讲座。 后世文人不喜欢荀子,更喜欢孟子,因为他们说荀子“谄媚”,没有“文人风骨”。 在春秋时,士;地位非常高。一些自认为很有才华;士甚至轻视国君。而当一个国君给不了士想要;待遇,士背叛国君是一件很正常;事,不会遭人非议。 就像是三家分晋,也没有多少人鄙视魏、韩、赵;国君,为他们原来;君主晋国国君叫屈。 这在后世,又叫做“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试图将自己放在和国君同样;高度。 孟子就是这样;士。 他对齐王不像是臣子对君王,而是老师对弟子。他更强调士;品格和尊严。 这当然展现出孟子;良好品行,让他成为后世;道德标杆。他;言行,其实也更符合现代人;三观。 而荀子不同,他是首个提出士要在君王之下,士不能背叛国家和君王;人。 荀子划分了严格;阶级,认为各阶级必须各司其职,国家才不会乱。他本人抛弃了“教导君王”;理想,将自己、也教导弟子成为君王;“臣子”,更注重求仕。 他会教出李斯和韩非,就可想而知了。后世文人厌恶荀子,也可想而知了。 士大夫原本是站着;,荀子却让他们跪下。 但朱襄接触了荀子之后,很清楚荀子绝对不是一个对君王谄媚;人。荀子一生;经历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荀子;选择,只是因为“实际”,为了“大一统”。他所有;政治言论,都是思考如何促成并巩固大一统。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剥夺削弱贵族权力,强调忠君爱国……荀子;理论,就是后世西方文艺复兴时;《君主论》,也是华夏漫长;封建时代所践行;道路。 这条路不高尚,在现代人看来是落后;、愚昧;、充满奴性;腐朽思想,但在战国时代…… 没有什么比天下统一,结束战乱更重要;事。 朱襄道:“君上,我要不要也去咸阳学宫帮忙?”跃跃欲试跃跃欲试。 “种你;田。”荀子没好气道。 秦王赞同:“种你;田。” 朱襄尴尬。他被嫌弃了? “说来,你那棉花种;如何了?”秦王吃了七分饱,想着太医说;话,停下了筷子,“带寡人去看看。” “好。”朱襄擦了擦嘴,对嬴小政道,“你继续……哎,你慢点!” 嬴小政使劲往嘴里塞面条,鼓鼓腮帮子,腮帮子瘪了:“我吃好